組織內,為什麼説奉獻比聰明更重要?

2016-03-04 09:49:00    來源:虎嗅網    

  一個不懂得在團隊中主動貢獻、總是讓團隊為了他而特別費心協調的人,就算能力再強,也會變成團隊進步的阻力。我們需要明確:組織內,人與人之間是奉獻關係,不是管理和被管理關係,甚至也不是“合作”關係。

  很多人遇到這樣的情況,當把很優秀、能力非常強的人組織起來的時候,並不一定會獲得最好的績效。如果讓能力相當的兩個人在一起工作,得道的結果可能是:要麼一個人不表現他的能力,要麼這兩個人對著幹。也許我説得有些絕對,我雖然同意優秀的人會産生好的績效,但是更多的情況是,把優秀的人放在一起可能效果並不是最好。

  因為姚明我開始看美國NBA賽事,2008年這一季最令人驚訝的是火箭的“mm”組合總讓人覺得失望,但這個結果反而符合了上面談論的邏輯。如果認真分析火箭隊取得勝利的場次,就會看到“mm”組合是以奉獻的面目出現,沒有以誰為主的説法,其實每個人都要奉獻,結果就會贏得勝利。

  能力是非常重要的,是你能夠勝任工作的一個必要條件,但是同時還有一個更重要的條件,就是對於組織而言你是否願意熱情的付出。如果你不肯付出,總是讓組織遷就你的習慣,那麼即便你具備非常強的能力,對於組織而言都是“可有可無”的。

  在今天談奉獻很多人會覺得有點不合時宜,但是我真的認為如果你要理解組織內的關係,就要理解為奉獻關係,沒有奉獻作為基礎,組織關係是不成立的。組織內,人與人之間是相互付出的關係,部門與部門是相互付出的關係,上級與下級之間是相互付出的關係,在這樣的相互奉獻關係中,組織才會真正地存在併發揮作用。

  奉獻關係所産生的基本現象是:每個處於流程上的人更關心他能夠為下一個工序做什麼樣的貢獻;每個部門都關心自己如何調整才能夠與其他部門有和諧的藉口;下級會關注自己怎樣配合才能夠為上級提供支援,而上級會要求自己為下級解決問題並提供幫助。也許你會覺得我的描述太過理想化,但如果不是這樣做,組織就只是一個存在的結構而不能夠充分發揮作用。

  但是我們遇到一個難題,就是如何讓組織關係變成奉獻的關係。可以從以下幾個方面來著手。

  工作評鑒來源於工作的相關者

  很多組織的人員評價會採用各種評價的方式,但是不管使用什麼樣的方式,共同點都是工作評價會以工作結果作為評價的根本對象。如果想要獲得奉獻的關係,需要改變評價的主題以及評價根本對象。

  在這個評價體系中,最為關鍵的評價主體是與工作相關者,只要在流程上相關的人都是你工作評價的主體。如果你的上司沒有與你構成流程關係,就不需要作為你工作評價的主體。同時,不僅僅評價你的工作結果,還要評價你的工作貢獻。

  舉個例子,假設你把工作完成得很好,但是因為你認為別人都沒有你做得好,所以你採用自己一個人獨立完成得方式,雖然工作的結果很好,但是其他人因為沒有機會參與工作而無所事事,我們就不能夠評價你的工作很好。

  “決不讓雷鋒吃虧”

  這是華為公司企業文化中非常重要的一個準則。讓我們一起分享《華為基本法》的第四條和第十四條,華為精神是:“愛祖國、愛人民、愛事業和愛生活是我們企業文化的精髓。我們決不讓雷鋒們、焦裕祿們吃虧,奉獻者定當得到合理的回報。”作為一家企業的法則法規,它面向企業的每個員工提出了企業對員工的要求。

  然而,在《華為基本法》裏我們看到更多的條例並不是“要求”,而是企業對每一個員工的承諾。華為管理層將“我們決不讓雷鋒們、焦裕祿們吃虧,奉獻者定當得到合理的回報”,“我們強調人力資本不斷增值的目標優先於財務資本增值的目標。”作為對每個員工業績的承諾,這一點落實到中國的企業中比任何西方管理科學中提及的“關鍵績效指標”都更見效果。

  激勵和宣揚組織的成功而不是個人的成功

  其實在形成每個人的奉獻行為的時候,需要一種氛圍,那就是注重團隊或者組織的作用。多年來中國的組織一直存在一個習慣,那就是習慣吧所有人的努力最終變成一個人的成就,所以我們就有了所謂“組織教父”、“精神領袖”之説。

  在中國組織的習慣裏不會存在多個成功人士的説法,只能夠是一個人的成就,結果出現的情況是兩個極端:一個是組織裏只有一個人的絕對權威,其他人只是配角,不能夠分享成就和成功;另一個極端就是認為付出之後需要分享成功的人只好自立門戶,結果諸侯格局盡觀,無法看到長久的成功或者大的成功,這個現象真的應該讓我們好好反思。

編輯:陳文韜

相關閱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