雁棲開發區:打造創新創業的棲息地

2016-02-16 09:40:00    來源:《中國科學報》    

雁棲開發區欲打造創新創業棲息地。

  ■本報記者 李瑜

  今年1月底,位於雁棲經濟開發區的“國際奈米眾創空間”正式開啟迎接創客之門。

  在這樣一個風雲際會的時代樂章中,創新已成為無可爭議的主旋律。創新能力是最核心的競爭力,擁有卓越的創新能力就可能擁有世界、擁有未來。

  今天的雁棲湖畔,不再只是水鳥們的棲息樂園。在“十二五”與“十三五”交匯的節點,雁棲經濟開發區的管理者正用自己的智慧,為生活在那裏的人們打造一片充滿生機的創新創業棲息地。

  “雙創”新生態

  從十幾年前的市級工業開發區,到十幾年之後的“市級生態工業示範園”“首批北京市外貿轉型升級專業型示範基地”,再到中關村“一區十六園”中的一分子,雁棲開發區的華麗轉身,是一次次功能定位與發展理念的革故鼎新。

  “入駐北京雁棲經濟開發區主園區的企業,均可享受中關村‘1+6’先行先試政策的支援,同時還能分享中關村科技園區在資訊、資金、技術、人才等方面的優勢資源。”對於雁棲開發區今天的改變,雁棲經濟開發區管委會主任周福樞可謂如數家珍。

  在諸多給力政策的支援下,一批批重大項目和前沿項目紛紛在雁棲湖畔安家落戶。根據産業規劃,雁棲開發區分別設置了科技服務産業園、奈米科技産業園、數字資訊産業園和都市産業園,形成了四大特色産業園區。

  “僅中科院就已有10多個研究所的20多個項目入駐。”據周福樞介紹,電子所國家重大工程項目研發基地項目、力學所錢學森國家工程科學實驗基地項目、網絡中心北京超級雲計算中心項目、空間中心國家空間科學中心項目等一批重量級科技項目,已經匯成了雁棲開發區科技創新的一股股洪流。

  北京綜合研究中心副主任馮稷介紹,這裡還承擔了國家“十二五”至“十三五”時期規劃建設的部分大科學裝置項目,如北京先進光源、物質科學綜合極端條件設施和地球系統數值模擬裝置三個大科學裝置及若干依託大科學的研究中心。

  “這些項目的總建築面積約100萬平方米,初步估算總投資75.7億元。”周福樞的話語中透露著一份自豪。

  築巢引鳳棲

  在創新的征程中,人才是根基,抓住了人才,就是牽住了創新發展的“牛鼻子”。

  “雁棲開發區始終堅持把人才作為經濟發展的第一資源,把人才工作列為開發區重點工作,我們始終致力於將開發區建成以高端人才主導、創新驅動發展的新興園區。”周福樞説。

  近年來,雁棲開發區高層次優秀人才不斷涌現,聚集了一大批國內外知名專家學者和留學歸國人員,入選北京市“海聚工程”1人,2011年進入評定階段的有3人;有9家企業獲得懷柔區“傑出人才獎”“優秀引進人才獎”和首屆“聚才愛才”獎;2008年以來,開發區獲得北京市優秀人才培養資助3人;有27家企業的22名專業技術人才獲得懷柔區優秀人才培養資助。

  2014年,北京市懷柔區結合奈米科技産業園建設,制定出臺了《鼓勵扶持奈米科技領域領軍人才和高級技術人才實施辦法》(以下簡稱《辦法》),進一步鼓勵扶持奈米科技領軍人才來此創業,促進奈米高科技成果快速落地轉化。

  北京新材料發展中心主任肖瀾介紹,《辦法》重點鼓勵扶持入住北京奈米科技産業園進行創新創業的奈米科技領域領軍人才和高級技術人才,為其提供入戶、住房、家屬就業、子女上學、醫療、科研基金等一系列幫扶支援。

  政策出臺之後,一批國際前沿的科技産業化項目入駐園區。其中包括國家“頂尖千人計劃”入選者、中科院外籍院士王中林領銜的奈米發電機項目,中科院院士范守善領銜的碳奈米管項目,中科院化學所研究員宋延林的綠色列印印刷項目,清華大學教授魏飛的奈米碳材料産業化項目等。

  “經過多年的建設,開發區經濟快速增長,産業結構不斷優化,形成了具有一定特色的産業群,這也成為高端人才資源開發重要的動力源。”周福樞如是説。

  更好的明天

  儘管已經碩果纍纍,但雁棲開發區關於發展的思謀卻並未止步。

  “2015年,是‘十二五’收官之年,開發區進一步優化了産業佈局,加快提質增效,承前啟後,做好‘十三五’發展謀劃。”周福樞説,雁棲開發區除繼續大力推進土地徵用和閒置盤活工作外,還將重點放在推動創新孵化基地的建設上。

  “我們將儘快實現萬方研發服務中心二期孵化器項目投入使用,啟動中科雁棲湖企業創新服務平臺,向企業提供委託研發、智慧財産權交易、成套技術轉移、科研諮詢、公共檢測與平臺實驗等服務,全面提高自主創新能力。”

  此外,雁棲開發區還將加快推進結構調整,著力構建“高精尖”結構。

  “按照京津冀一體化發展的重大國家戰略,和北京市構建‘高精尖’經濟結構的總體要求,結合園區發展情況,我們已經啟動了産業轉型升級戰略及産業指導目錄研究和政産學研金合作模式研究工作。”周福樞説。

  在2015年工作的基礎上,雁棲經濟開發區將編制“十三五”園區發展規劃,並將研究成果用於園區實踐。“我們將進一步突破園區發展瓶頸,明確發展方向,優化發展策略,實現産業戰略轉變和提升,為創新創業者提供更好的發展環境。”周福樞表示。

編輯:陳文韜

相關閱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