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6-01-14 11:10:00 來源:半島晨報
改革開放以來,中國經濟經歷了飛速發展,但隨著世界經濟環境的不斷變化和社會發展的進程不斷深化,經濟建設也逐漸從注重速度向注重品質轉型。而在經濟結構轉型升級的過程中,創新成為一個越來越核心的詞彙,近些年來被不斷地提及。尤其在近幾年,中國經濟進入新常態,創新、創業更高頻率地出現在中央、地方的發展思路中,被視為推動經濟轉型發展的動力。
在今年的兩會上,創新、創業仍舊是代表、委員們討論的主題。綜合政府官員、企業高管、基層幹部和普通百姓的各個層面、各個角度的聲音,我們試圖勾勒在十三五、尤其是作為十三五開局之年的2016年,創新、創業對於大連經濟、大連社會發展的方方面面,會形成怎樣的一種思路、氛圍,乃至具體的呈現。
定位:什麼是新常態下的創新?
在今年的政府工作報告中,市長肖盛峰指出:“把創新作為第一動力,把人才作為第一資源,加快新動能成長和傳統動能提升。”這其中包含:完善“産學
研應用”相結合的創新體系、推進創新鏈與産業鏈有機融合、全力支援大眾創業、萬眾創新。
市人大代表、大連重工起重集團董事長宋甲晶認為:創新的必要性和核心作用對於現在的企業,尤其是國有大型企業,現在堪比靈魂,這來源於市場
競爭的異常激烈,不進則退。
市人大代表、高新園區管委會主任靳國衛認為:創新是一種體系的建立,包括政策、人才、資本、綜合配套、科技服務等方面的綜合協調。市人大代表、大連醫科大學附屬第二醫院院長趙作偉認為:早幹是經驗、晚幹是包袱、不幹將被淘汰。
問題:多種因素影響大連“雙創”
在進入新常態後,大連社會經濟出現了速度變化、結構轉化、動力轉化等一系列的普遍問題和矛盾,同時也存在思想觀念、發展方式、經濟結構、體制機制等固有問題。在推動大連經濟健康發展的思路上,眾多人大代表、政協委員也提到目前大連在創新創業工作中存在一些問題。
人才
民盟市委認為,目前本市有些院校成了創新學院,但相關的教材和師資力量較為匱乏。中學教育以考試升學為最終導向,不注重多樣性的創造性、科學思維和解決問題能力的培養。使得創造創新人才明顯不足,有潛力的青年人才流失嚴重。
市人大代表、大連融科儲能董事長劉延輝表示,作為一個牽頭制定國家儲能産業行業標準的企業,目前我們也面臨人才吸引的困難,企業需要高端人才來保持持續創新的能力,但實際上我們面臨本地城市文化難以讓高端人才融入的問題。
資金
民盟市委、民建市委認為,初創企業面臨著融資難、融資門檻高、融資成本高等金融問題,多數企業融資過度依賴間接融資,股權、債券等直接融資發展落後,直接融資的“短板”成為創新創業企業發展壯大的掣肘因素。
市人大代表、大連重工起重集團董事長宋甲晶表示,去年本市財政在科學技術支出10.06億元,為調整預算的100.4%,這還是不夠的。目前的企業壓力很大,有些企業很難在保證稅收貢獻的同時,拿出大量資金再進行技術創新。
觀念
市政協委員劉立表示,與國內外先進城市比較,本市商業模式創新仍處於起步階段,政府重技術創新、輕業態創新和模式創新的觀念尚未改變。
民盟市委認為,近兩年,從國家到省市地方高度重視創新創業活動,出臺了很多政策措施,但是辦事流程繁瑣、辦事效率低的現象依然存在。同時,本市已經有多個創業孵化服務平臺,但在模式、導師、資源等方面仍存在明顯的短板。如導師的孵化靈活性受局限、缺少公共技術平臺、缺少專業化的科學管理體系和專業人才,以及在管理和培育上缺少專業素質和實踐經驗。
應用
市人大代表、大連醫科大學附屬第二醫院院長趙作偉認為,大連還沒有完全利用好自己的優勢資源來發展創新、創業,比如對港口、旅遊的創業資源利用還顯不足。而在創新方面,大連如此多的高校資源,每年眾多的科技成果僅僅存在於高校實驗室中,甚至頻繁吸引到外省投資者,但本地開發者卻少有問津。
方向:人才將成為創新的決定性因素
西海岸創新創業中心落地2016-01-14 11:11:00
“蓉創廣場”建成運作 成創新創業大本營2016-01-14 11:07:00
首屆“松湖杯”創新創業大賽決賽今日開戰2016-01-14 11:05:00
全速開啟創新驅動新引擎2016-01-14 08:06:00
調查:韓國青年為謀生創業 中國青年求創新創業2016-01-14 08:04:0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