臺建築教授:臺北建築保存了中原文化DNA
 
 
  來源:      日期:2006-09-16 14:10

 

李乾郎教授在論壇上發言

  台灣網9月16日北京消息 “200多年前臺灣就有30多人到過北京做交流。”“200多年前沒有傳真機,乾隆皇帝的‘麵條體’書法是怎麼傳到臺灣很多寺廟的匾額上去的?”從事中國建築研究和教育的李乾郎教授的發言為“臺北、北京城市文化高峰論壇”帶來了很多深刻、幽默的觀點。

  “日本宿舍”做文化場館是青年的教材

  臺北與北京的文化交流往來兩百年前就很活絡了。臺北的很多寺廟的匾額都有乾隆皇帝的方塊印,其實我一直很納悶“200多年前沒有傳真機,乾隆皇帝的‘麵條體’書法是怎麼傳到臺灣很多寺廟的匾額上去的?”而且清朝時臺灣出過30多位舉人,要知道他們可都是到過京城參加過殿試的哦!李乾郎教授兩地淵源的開場白就引得一陣笑聲。

  臺灣的建築雖然存有荷蘭、日本的因素,但骨子裏還是保存了中原文化的DNA。雖然臺灣是長江以南的城市,但城市居然是北京的正方形構架,格子狀街道和建屋看風水等都是標準的北京性。其實像“日本宿舍”等一些有“屈辱歷史”的外國建築被保存,甚至作為文化場館的利用,並沒有削減臺北的中原文化,反而是臺北乃至中國的歷史文化稀釋能力的體現。在韓國可能採取“眼不見為凈的全面拆除政策”,在大陸也可能被稱為“反面教材”,我們是在用它向年輕人展示那段屈辱的歷史。李乾郎教授的精闢論斷為他贏得了陣陣掌聲。

  只有有故事的城市才能孕育出偉大的藝術家

  他還説,臺北的歷史古跡保存和城市的發展也存在很多矛盾。臺灣的土地是私有的,怎麼能讓資本家在他個人的土地上保存公眾性的古建築,而放棄賺錢的念頭呢?他們當然不會放棄賺錢的念頭,這時候用我們大陸的話説就是要用利用政府的“宏觀調控”、開展“土地解放運動”,將私有變成公有。比如,在古建築上建一座高樓(如圖二),在臺灣看到這樣三部分組成的建築千萬不要奇怪,它的下面三層是對公眾開放的,中間部分是政府管制下修建的,最上邊部分是政府允許個人私有的。還有臺北故事館,就採取民間私人認養的辦法,雖然之前它荒廢成了“鬼屋”,但這本身就是故事,誰不期待裏面住著美麗的女鬼?只有有故事的城市才能孕育出偉大的藝術家。

  最後,他説“今天能來北京參加這個交流我很高興,能站在這裡演講我更詫異和羞愧。因為我這樣搞城市建築工作的人常常給文化局出難題,前文化局長龍應臺女士就被我搞得很頭痛。當然我覺得也正是有我們這樣的人存在,才讓臺北變成了一個歷史性、文化性濃重的國際大都會。”(于曉亮)

(圖二)

 
編輯: system    
  查看/發表評論
 
台灣網版權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