娛評:自甘寂寞的金馬獎

時間:2011-11-29 09:35   來源:京華時報

  第48屆金馬獎獲獎結果看了挺讓人失望的。此前獲得7項提名並有望爭奪影帝的內地電影《鋼的琴》,扮演了一次打醬油的角色,僅獲得了費比西國際影評人獎。這不奇怪,反映下崗工人內心傷痕的《鋼的琴》,如非感同身受,很難為之感動。在2008年第45屆金馬獎大放光彩的《海角七號》,內地電影獎項和觀眾一樣也不認。這想必就是文化差異吧。

  説有文化差異,只是一種想當然的猜測,好電影是沒有地域界限的。本屆影帝劉德華在領獎時感嘆:“我看了《鋼的琴》,我愛它。”所以,金馬獎令人失望最大的地方還是在於,它仍然是屬於臺灣的電影獎,而非屬於華語片集體的。以最佳劇情片獎《賽德克巴萊》打頭,明確臺灣風格,把最佳導演、最佳男主角、最佳女主角給《桃姐》突出香港味道,分點蛋糕給《刀見笑》《到阜陽六百里》拉攏內地……最近幾屆金馬獎,其實一直都是這麼幹的,它用它的實際行動在證明這樣一個事實:在自甘寂寞的路上,金馬獎越走越遠。

  2000年前後六七年的金馬獎,推出的獎項都是令人信服的。《喜宴》《女人四十》《陽光燦爛的日子》《臥虎藏龍》《功夫》《父子》《色戒》……給人的感覺是,金馬獎幾乎突破了對商業電影的偏見,也漸漸放掉了對文藝片近乎偏執的喜愛。雖有向奧斯卡靠近的趨勢,但每屆評獎結果出來所起到的振奮人心的作用,無形中讓這個獎項充滿了分量。但從2009年開始,金馬獎風向突轉,再度顯示出其小眾化特徵,大有拯救小投資文藝片于水火當中的意圖。遺憾的是,那兩屆金馬獎的最佳劇情片,實在看不出來有留名影史重要位置的樣子。

  當然,期待電影獎項來引領電影發展,這本身就是奢望。電影的進步,更多還是靠創作者在或美好或殘酷的環境裏一點點摸索前進。電影獎項不過是錦上添花,全球大多數電影獎,都在玩“評委趣味”,對觀眾所能起到的作用也限于“僅供參考”。因此,金馬獎想自甘寂寞,也只能隨它去。

編輯:李典典

相關新聞

圖片

本網快訊

熱點新聞

奇聞趣事

兩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