儘管如今日本民眾對漢字的熱情很高,但漢字自唐朝傳入日本後,曾經歷許多坎坷。傳入日本之初,漢字曾被奉為“正政之始”,日本的“平假名”也由漢字草書演變而成。但自明治維新起,在“脫亞入歐”的思潮下,漢字受到了諸如筆畫繁多、難認難寫、不利於普及教育和使用不便等各種指責,遂因此被簡化,其使用也受到各種限制。二戰後,漢字使用限制開始慢慢放鬆。
電腦的出現,特別是日本率先研製漢字字庫成功,讓漢字在日本重新煥發了神采。日本政府不僅頒布《常用漢字表》和《表外漢字字體表》,還在此基礎上不斷新增常用漢字。
如今,日本現在幾乎沒有文盲、文化水準在亞洲各國領先等現實情況,與漢字的簡化不無關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