網站首頁 專題首頁 新聞動態 兩岸同胞慶中秋 華人華僑中秋情 中秋資訊 視頻 賞詩會 中秋美食 健康提示 中秋謎語 中秋由來
字號:
邯鄲農民自製中秋美食

  時間: 2008-09-11 08:47     來源: 中國廣播網     
 
    9月7日,河北邯鄲縣河沙鎮南街村賈國順家的果園裏墨香四溢,鑼鼓聲聲,一片熱鬧場景。吟詩作畫、吹拉彈唱、擊鼓傳花、成語接龍,吃著親自烹飪的農家飯菜,品著自家釀製的葡萄美酒吟詩賞月。邯鄲縣農民用這樣的方式,為今年的中秋節日烹制出一道道別具一格的“文化美食”。

  中秋節作為農民的傳統節日,歷來倍受珍愛。隨著物質生活的日益豐富,富而思樂的農民不再滿足於“日出而作、日落而息”的單調生活,開始追逐更高品味的精神文化生活。該縣因勢利導,深入挖掘和培養農村文化帶頭人,扶持引導他們成立了冀南書畫社、野草詩社等民間文化團體,他們用自書自畫、自娛自樂的方式帶頭舉辦農村文化活動。每年一度的農民書畫展、桃花筆會、書畫聯誼會等吸引了三鄉五里的群眾前來觀看,輻射帶動農民3000余人,帶動了農村文化的繁榮和發展。中秋臨近,他們便商量著要精心編排一個個體現“中秋團圓與和諧”的小節目,活躍農民的文化生活。

  當日上午,綠樹蔭蔭的小果園被農民自編自寫的詩詞書畫作品“裝裱”得“文質彬彬”。節目還未開始,果園裏早已是文墨飄香,一片笙歌。只見兩張大型方桌並列排開,桌上筆墨紙硯擺放整齊。聞“香”而來的市、縣有關領導、書畫社、詩社成員及周圍村莊的文藝愛好者等50多人揮筆挽袖,競相獻墨。在一片片叫好聲中,一幅幅或蒼勁有力、或娟秀靈動的書法和一幅幅清秀雅淡、惟妙惟肖的小品畫躍然紙上。一會兒工夫,各種字體的書畫作品就琳瑯滿目挂滿了四週墻壁。既擅長書法、又精通漫畫的李培根在現場畫了一幅《嫦娥離月宮》的漫畫後,又附上了即興小詩:“中秋佳節月圓,嫦娥飄下廣寒。直奔河沙鎮,要到桃園解饞。解饞,解饞,胡氏糖餅真甜。”引起在場圍觀者的陣陣歡笑聲和嘖嘖稱讚。這時,愛好吹拉彈唱的農民們也拿起手中的鑼鼓傢夥“粉墨登場”。別看這位鞏慶華大爺今年70歲了,可唱起《李小雙》來卻字正腔圓,聲音渾厚有力。《三哭殿》、《朝陽溝》等一段段唱曲,伴著鑼鼓聲、歡笑聲響徹雲霄。鞏大爺還把自己製作的6件根雕作品拿到果園,讓大家共同賞閱,共慶中秋。

  下午,大家一起到果園刨花生、摘玉米、摘蛇菜、剜野菜、刨紅薯、摘絲瓜,一起動手做糖餅、蒸野菜包子。晚飯時分,賈國順夫婦也就是果園的主人端來了香氣撲鼻的農家飯和自釀的紅葡萄酒,眾“詩朋畫友”圍桌而坐,開始了晚上最為精彩的節目??擊鼓傳花。傳到誰要就現場作一首與中秋有關的詩,作不上來要罰酒一杯。不知是有備而來,還是詩興大發,在坐的個個出口成“詩”。“玉盤升輝懸中天,銀輝融融灑人間。神州吹拂和諧風,中華民族慶團圓。”一首首小詩透著農民的靈感。一位圍觀的小朋友也被現場氣氛感染了,作詩一首:“中秋月兒圓,果實挂滿園。月下小院裏,滿是歡笑顏。”……

  邯鄲縣委書記賈寶倉説:“農村文化建設只有深深紮根在廣大農民群眾中,才能有旺盛的生命力。與其讓農民作為文化觀眾,不如讓農民自己成為農村文化的主角。近幾年我們注重挖掘農村文化潛力,變‘送’文化為‘種’文化,對這些農民自辦的文化大力扶持、引導和培育,使它們真正成為新農村文化建設的主導力量。”

 
編輯: 董潔     
台灣網  版權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