女兒會由來

時間:2012-08-29 01:04   來源:華夏經緯網
  恩施女兒會也叫土家女兒會,被譽為東方情人節或土家情人節。“女兒會”是恩施土家族苗族自治州具有代表性的區域性民族傳統節日之一,是一種獨特而新奇的節俗文化。它因在華夏大地上獨顯女性文化光輝,而尤為顯得光彩奪目。每年農曆的7月7日至12日是“女兒會”的傳統吉日。女兒會最初流行于恩施的石灰窯和大山頂一帶,而今已發展成為全州具有代表性的民族節日。

  被譽為“東方情人節”的土家女兒會,保存著古代巴人的原始婚俗遺風,是偏僻的土家山寨與封建傳統包辦婚姻相對立的一種戀愛方式,是恩施土家族青年在追求自由婚姻的過程中,自發形成的以集體擇偶為主要目的的節日盛會。女兒會的主要特徵是“以歌為媒,自主擇偶”。女兒會的參加者大多是未婚的青年男女,他們通過對歌的形式尋找意中人或與戀人約會,暢訴衷情。女兒會上,青年男女身著節日盛裝,並佩戴自己最好的金銀首飾。姑娘們把用背簍背來的土産山貨擺在街道兩旁,自己則坐在倒放的背簍上,等待意中人前來挑選中意的貨物。小夥子們斜挎一隻背簍,形如漫不經心的遊子,三五成群地和姑娘搭訕。待雙方話語投機,情投意合的時候,就去街外的叢林中開始通過女問男答的對歌形式,互通心曲,以定終身。

  相傳清雍正年間,石灰窯有一薛姓“鄉士”,外出經商,于七月十一日返家祭祖(土家習俗“年小月半大”,每年七月十二是“月半節”,女人們都要回娘家“坐七月”,敬“亡人”)。薛鄉士的妻女設宴為其接風洗塵。酒酣,薛對九個女兒説:“明日你姐妹可理頭善粧、上街趕場、遊玩一日、平時不可”。七月十二一早,姊妹九人梳理打扮一新,上街遊玩,至使趕場者驚羨不已,爭相傳告。由於“十個棚”(石灰窯原名)的大戶人家女兒都可以上街遊玩,女人們紛紛效倣。於是每年七月十二這天女人們都來趕場(會),男人們因可在這一天和女人們見面接觸,以表愛慕之意。久而久之相沿成習,形成了女兒會。

  解放初期,政府多次利用女兒會召開“物資交流會”、“邊區競賽會”等。即使“十年動亂”中,民間趕會的習俗也從未中斷。從20速遞50年代到90年代,為弘揚民族文化,發展民族經濟,政府開始組織大型女兒會,以傳統民俗活動為載體,進行商貿洽談,物資展示和交流,並把這一活動融入到旅遊景點,豐富了旅遊的文化內涵,使傳統的女兒會內容更加豐富,充滿活力。50多年來,這種並不好表現的習俗在政府和百姓的共同努力下,成功穿上了“新衣”。1995年農曆七月十二,“中國湖北民俗風情遊暨恩施土家族女兒會”活動在恩施市成功舉行,土家女兒會首次從石灰窯、大山頂進了恩施城。此後,恩施市政府對女兒會投入了更多的人力、物力和財力,並積極研討土家女兒會的出路與推廣,開創了將女兒會與恩施景區旅遊相結合的新型發展模式。

  1999年,女兒會在恩施市龍麟宮景區成功舉辦。

  2000年,女兒會又選擇在恩施市梭布埡石林風景區舉辦,成為傳統土家文化與現代旅遊精彩對接的成功之舉。

  2007年,恩施市創造性地提出了“12345”跨越式發展的工作思路,提出打造恩施土家女兒會、恩施大峽谷和恩施玉露三張具有濃郁地方民族特色的文化經濟名片。作為恩施市三張名片之一的土家女兒會,在土家文化的傳承與創新、旅遊産品的挖掘與宣傳等方面較以往更加受到各方的重視,女兒會的發展獲得空前的機遇,這一年的土家女兒會也擴大了範圍和規模,在恩施市橋西廣場、民族廣場、梭布埡石林同步舉行,表演規模更加盛大,活動內容更為豐富。尤為精彩的是,除了傳統的婚俗表演外,來自恩施市各地方的12對新人在眾人的見證下,喜結良緣。

  2008年,土家女兒會開始向相親轉移,遊園相親環節開始成為女兒會的重頭戲。與此同時,女兒會文學研討會、山(民)歌決賽、民間工藝展覽、名優土特産品展銷會等活動也出現在土家女兒會的現場。

  截至2008年,女兒會已成為一個融節慶、文化、經貿、旅遊于一體的綜合性民族盛會,成為恩施市對外宣傳和發展旅遊業的重要名片和恩施節慶文化品牌,是恩施民俗旅遊開發的重中之重。自1995年起,土家女兒會走出了大山頂和石灰窯,並且開始作為恩施市乃至全州最具品牌特色的民俗節慶來打造,同時,恩施市又將女兒會與各著名景點相結合,達到了交相輝映的效果。

  而今,恩施地區年年都要舉辦盛大女兒會。女兒會在展示土家民族文化的同時,更是為恩施未來的繁榮和昌盛帶來了新機遇。“女兒會”的喜慶繁華和樸素典雅把遠古巴人真、善、美的脈搏與靈魂表現得淋漓盡致,女兒會更是再現了土家族人勇於追求幸福、努力構建社會主義和諧社會的寶貴精神。

編輯:楊麗

相關新聞

圖片

本網快訊

熱點新聞

奇聞趣事

兩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