三百年概説

時間:2012-08-29 01:05   來源:華夏經緯網
  恩施土家“女兒會”,經歷了300年左右的發展歷程,主要包括清朝至民國時期、新中國成立至“文革”時期和八十年代至現在三個階段。“女兒會”之所以能在幾百年間生生不息,世代相傳,是由它特定的政治、經濟、文化條件決定的。“女兒會”歷數百年而不衰,作為土家族地區人民社會經濟生活中的重要節俗,具有旺盛的生命力。

  一、清朝至民國時期

  清康熙五十一年(西元1713年),“十個棚”張、薛二姓族長,倡議在石灰窯建立集貿市場。族人約定,在7月12日這天,由張、薛兩棚族長召集十個棚族長集會,並邀各姓氏商戶參加。席間,薛氏族長在大紅紙上寫上《開場吉日》公告,貼于石灰窯集中地點楊家棚處。在鞭炮聲中,集貿市場初步建立。這是石灰窯建立集貿市場的最早記載。有了集市,人們陸續上街趕場。最初,女人,特別是年輕女子不允許上街趕集。若干年後,或許是由於薛鄉士的開明,女兒們才開始上街趕場。青年男女就在7月12日這天以物資交流為虛,以尋情覓愛為實,開始幽會。從那以後,男女青年們開始以這種形式互訴愛慕之情,久而久之,女兒會也由此開始。後來,族裏規定每旬2、5、8趕集,“十個棚”男女老少逢集便上街趕場。漸漸地,物貿交流規模擴大了。中坪、小清河、黃家坪、曹家棚、文家鋪開始集中在石灰窯集鎮趕場。以至後來,恩施、建始、宣恩、鶴峰四縣邊區以及外地客商也雲集於此進行商貿活動。石灰窯不僅成為了各地商賈雲集的場所,也成為了“十個棚”女兒會的發源地。

  從清雍正五年(1727年)開始,鄂西地區實行“改土歸流”,至雍正十三年(1735年),“改土歸流”完成。元明至清初,朝廷對少數民族地區實行“羈縻懷柔”政策。自清雍正開始,清政府鼓勵山民上山開荒種地,誰開墾誰受益,可“永準為業”。對於無人認墾的荒地,政府實行召民開墾政策,於是,山外又有不少人搬到鄂西地區來。石灰窯離城200多裏,因受改土歸流之益,人口增多,農耕繁盛,物茂谷豐,人們在集市上的交流更加活躍了。一年一度的女兒會也不斷沿襲下來。

  清同治五年(1866年),石灰窯集市已形成一定規模。到光緒十三年(1887年),石灰窯的薛氏、張氏、黃氏開始大興中藥材生意。這一年,石灰窯“易同興”藥號開張,湖北、湖南藥商紛紛前往購貨,同時雇請湖南常德中醫毛世輝到石灰窯坐堂行醫。藥材市場促進了女兒會的發展。

  民國初期,石灰窯成立了商會組織。為活躍商貿,促進社會交往,商會規定農曆逢雙日為熱場,單日為冷場,7月12日的女兒會仍逢熱場。這一天,不僅宣恩、鶴峰、建始等縣的人們來參加“女兒會”,而且湘、川、黔等省的商販也來了不少,尤以湖南最多。外地客商的加入,使小小的石灰窯集市人頭攢動,摩肩接踵,買賣興隆。據在此地曾做過聯保主任的鄧達三講,每年的“女兒會”都很熱鬧,平時抓兵拉伕的現象,到這天都不曾出現了,因為鄉保人員都趕“女兒會”了,哪有時間管這些。

  民國二十四年(1935年),石灰窯建立了鄉政權(石灰窯鄉政府)。集貿市場逐步繁榮,外商大增,常駐丁友財、鄧達三、鐘福全等家客棧,設立布匹、日雜、百貨攤點,以此換取石灰窯的當歸、黨參、天麻、厚樸等名貴藥材,運銷湖南、廣東等地。從那以後,每年參加“女兒會”的外地生意人日漸增多。石灰窯的姑娘們在集市的薰陶下,也樂於交際,十分好客,對外地客人特別友善。不少當地女子與外地客商在“女兒會”上一見鍾情,結為終身伴侶,並落戶當地,這令本地青年男女既是羨慕又是妒嫉。土生土長的石灰窯人馮永德講説:“石灰窯發外地人,不管是娶妻生子還是做生意,凡是外地人在石灰窯安家落戶的,一發人(子孫多),二發財(錢多)。”

  大山頂女兒會的形成時間略晚于石灰窯。“改土歸流”前這裡人煙稀少,清政府鼓勵墾荒,許多外地客戶相繼在大山頂落籍,開荒種植藥材。據當地退休教師李傳章介紹,他祖上遷到這裡已有七、八輩人了,以藥材種植為業。在響板溪附近,編者找到了李氏祖墳,墓碑立於“皇上光緒七年小陽月”(即1881年10月),墓主人叫李福全,是大山頂首批種藥興場的開拓者之一。推算起來,李家來大山頂至少有180年了。為了更好的外銷藥材,山上的幾戶人家商定場期。附近的人們也在規定的日子裏出來趕場,這樣,趕場的人多了,趕場也不僅僅只限于貨物的交易,慢慢成為了青年男女相互交流的場所。於是,“女兒會”開始出現。

  大山頂“女兒會”在建國前也經歷了一個發展時期。早些時候,這裡的男女在趕集時相互看中,便邀約到不遠的大樓門的獨筍山下談情説愛。如果幾個後生同時看中一個女子,便以比武的方式決定誰有與意中人戀愛的機會。據傳,曾經有三個男子愛上了同一個女子,女子便提出條件:你們三人如果誰能上獨筍岩採到“九龍盤”(傳説是9條蛇守護著的一種中草藥),我就答應和他相好。三位後生互不相讓,爭先恐後去爬獨筍岩。獨筍岩位於大樓門處,一岩突兀沖天,高數十丈,當地老百姓稱之為“日天筍”。獨筍岩四週懸崖峭壁,非藝高膽大的人實難上得去,更何況還要採到“九龍盤”了。比賽一開始,只見一英武后生擇隙攀援而上,只一頓飯功夫,便上得岩頂,採到了“九龍盤”,成為女兒的意中人。自此後,凡在“女兒會”上表現勇敢的小夥子,便是女兒們競相追逐的對象。大山頂“女兒會”也便在這種神話和傳説中逐步發展起來。到了20速遞初,隨著藥材的外銷,“女兒會”與藥材貿易結下不解之緣。大山頂上的中藥材質地優良,又兼有“女兒會”的名聲,使得外地藥商紛至遝來。

  二、新中國成立至“文革”時期

  新中國成立後,石灰窯、大山頂與各地農村一樣,黨和政府組織農民發展生産、百廢待興。石灰窯建立了工商業聯合會,規定雙日場期不變,“女兒會”較之以往更熱鬧了。

  “改土歸流”後,封建婚姻制度束縛著兒女婚事。鄂西大部分地區兒女婚嫁全由父母包辦,婚前男女不得見面。年輕後生,正頭臘尾,攜帶禮品,到岳父家拜年辭歲,婚前男女盼望見面心切。相傳有個後生到女家拜年,來了幾天還見不到未婚妻,臨別心生一計,故意把鞋帶扯斷,假裝到室內找針線縫鞋帶,才在閨房中見到女方一面。而在石灰窯、大山頂的青年男女就幸運得多了。

  1950年,《中華人民共和國婚姻法》頒布後,男女青年婚姻自由了,閨中的女兒,盼望娶媳婦的後生,更加希望通過“女兒會”尋得自己的愛情。因此,“女兒會”越來越成為名符其實的“女兒會”了。建國初期,外地來參加工作的青年幹部,成了“女兒會”上的“俏貨”。他們入鄉隨俗,趕“女兒會”,對歌傳情,互約終身。在“女兒會”上流傳著一個真實的故事。“革幹”畢業的建始籍青年幹部小石,從縣委調到濟安區工作,就在石灰窯“女兒會”上認識了他現在的老伴,得到了美滿姻緣。1953年農曆7月12日的“女兒會”,是建國後石灰窯十分熱鬧的一次自發性的“女兒會”。早晨的太陽照在初秋的高山上,溫暖而涼爽。一位剛滿18歲、扎著辮子的施姑娘起了個大早,收拾打扮了一番,便來趕“女兒會”了。她找了個位置,放下裝滿梨子的花背簍,等待前來購買的客人。不多時,只見一位20齣頭的小夥子笑盈盈地向她走過來。姑娘聽人説起過,眼前這位青年就是鄉里的石同志,不禁心中竊喜。石同志一番“討價還價”,最終把梨子買到了手。兩人在回家的路上談得投機,英俊瀟灑的石同志使得施姑娘心花怒放,聰明漂亮的施姑娘也贏得了小石的愛慕之心。一天,石同志拜見丈母娘。石同志一進屋,施姑娘和她母親高興地出來迎接,又是給他燒玉米棒子,又是核桃板栗。小石心裏一陣暗喜,他聽人説,初次拜見丈母娘,如果丈母娘把核桃板栗都端出來了,就説明丈母娘喜歡這個女婿了。後來她們相約到子母潭邊、八仙峰下,對唱山歌,以表愛慕之情。在第二年5月一個春暖花開的日子裏,他們喜結良緣,終成眷屬。一晃50年過去了,2004年5月,他們的同事、朋友都來慶祝他們的金婚。如今,老石逢人便講,是“女兒會”給了他這個機會。

  五六十年代,“女兒會”以文藝匯演和體育比賽為主要內容,同時也以集貿市場物資交流為主。到了7月12這天,各鄉村組織的嗩吶隊、花鑼鼓隊、擺手舞隊、板凳龍隊依次上場獻藝,還有老藝人演出的被窩戲、猴把戲,有幾十號人演出的儺戲,精彩紛呈。據65歲的退休教師周興普回憶,1963年的石灰窯“女兒會”,四縣邊區組織了文藝匯演,建始縣官店區銅錢鄉自創的《十唱石灰窯》,唱出了石灰窯解放後的變化。石灰窯創作的一個話劇,周興普演張鐵匠,其妻朱秀珍也在劇中擔任女主角,石灰窯小學教師張漢卿擔任小提琴伴奏。

  “文革”期間,在那個“政治突出”的年代裏,大躍進的冒進,三年自然災害的艱辛,本來就給人們留下了無法彌合的創傷。加之文革“破四舊”,自然會衝擊到傳統的“女兒會”。然而,“女兒會”已經深深紮根於人們的心底,照辦不誤,只是形式和內容不同罷了。由於農副産品成為“資本主義尾巴”被割掉,致使物資匱乏,人們幾乎無東西可賣。但是,在大一統的集體供銷經濟體制下,縣鄉組織緊缺物資到“女兒會”鄉場上去賣。這一天,人們可以不憑票證,一戶可買到一斤酒、一斤肉、一斤糖以及一條肥皂。農民們交了山貨,能搶購到這些計劃物資,便成為了一大幸事。這段時間,“女兒會”上的《紅燈記》、《智取威虎山》等樣板戲中的李鐵梅、小常寶等政治藝術女性形象,代替了人們心中的女兒形象,真正的“女兒會”也被迫轉入“地下”。男女青年不便在公開場合談情説愛,便用人們習慣相稱的“釣魚”辦法來獲取愛情。當時政府幹部下到各村搞“運動”,農村女青年參與排演樣板戲,開展文藝活動,與一些駐隊幹部混得熟了,就以“色”釣人。在精神和物質同樣貧乏的年代,未婚的青年幹部有的成為美滿夫妻,有的也造成了無法彌補的過錯。這個時期的“女兒會”屬於凋零期,民族婚俗之花幾乎夭折。

  三、八十年代至現階段

  十一屆三中全會以後,民族政策深入人心,傳統的“女兒會”又恢復了,其內容逐步發展成為融物資交流、文藝匯演、體育比賽、旅遊觀光為一體的綜合性的民族盛會,極大地豐富了當地人民群眾的經物質文化生活。

  八十年代初,農村實行的家庭聯産承包責任制,大大激發了廣大農民的生産積極性,石灰窯和大山頂等高山農村擺脫了吃糧供應、穿衣救濟的局面。這個時期,石灰窯和大山頂等高山農村基礎建設日新月異,交通條件大為改善,集鎮煥然一新,人民生活水準大大提高。逐步富裕起來的人們思索著如何把自己的傳統節日——“女兒會”壯大起來。當地政府也把“女兒會”作為促進物資交流、豐富文化生活的盛會來辦。1976年,大山頂成立人民公社,公社所在地設在離響板溪3公里的堤場,響板溪“女兒會”也從此搬到了堤場。1979年,紅土鄉開始恢復在“文革”中斷的石灰窯“女兒會”,四縣邊區農民組織文娛體育代表隊,開展傳統比賽活動。1984年農曆7月12日,石灰窯鄉舉辦了建州以來的第一個“女兒會”,鄂西(後改為恩施)自治州的州長李輝軒(地道的石灰窯人)、副州長田壽延率領州市機關幹部前往石灰窯趕“女兒會”,使這次“女兒會”盛況空前。這次“女兒會”通過各種媒體宣傳,將石灰窯“女兒會”享譽國內外。20多年前,市政協委員王興凱還是沔陽一個走鄉串戶賣服裝的小青年,他在漢正街聽説大山頂有個“女兒會”,於是,在1981年前來大山頂趕女兒會。一來二去,天長日久,王興凱在一次女兒會上結識了大山頂女青年林春花。他學著當地後生尋找意中人的做法,最後把妹子戀到了手。現在夫婦倆成了大山頂遠近聞名的反季節蔬菜行銷大戶。

  1989年石灰窯建立區公所,成為全市22個區、鎮、街道辦事處之一,石灰窯集鎮為區公所所在地。區委、區公所對石灰窯“女兒會”極為重視,在籌備建區階段就成功舉辦了1989年規模空前的“女兒會”。這天,州、市政府及其各部門、八方客商、周邊地區青年男女約3萬人云集石灰窯參加“女兒會”。街上鑼鼓喧天,彩旗招展,物資豐富,人流涌動,各路文藝健兒更是大顯身手,山邊、潭邊、路邊青年男女對歌聲此起彼伏,把傳統“女兒會”推向一個又一個高潮。

  1995年,州、市政府高度重視“女兒會”,首次把“女兒會”搬進州府所在地——恩施城。這天,恩施市民族路、航空大道人頭攢動,恩施城萬人空巷,十萬群眾同趕“女兒會”。當時參會的省人大常委會副主任朱純煊感慨地説:“什麼叫萬同民樂?這就叫萬民同樂!”這次“女兒會”已成為融節慶、文化、旅遊、招商于一體的綜合性盛會。把生長在鄉里的“女兒會”搬進城,標誌著州、市人民已把"女兒會"當作土家族地區人民共同的節日。“女兒會”已成為土家民族的象徵。

  2000年,隨著恩施旅遊事業的興盛,市政府為了加快清江闖灘、梭布埡石林等旅遊景區的發展,把“女兒會”又從城裏搬到離城54公里以外的梭步埡石林風景區。這次盛會加入了不少具有土家族特色的文藝節目,如土家族的婚俗表演、儺戲、耍耍、蓮香、板登龍等。這次盛會使省內外遊客和國際友人一飽眼福,流連忘返。2000年的“女兒會”無疑是一屆充滿現代社會氣息的“女兒會”。

  2004年,隨著恩施市産業結構的不斷調整,農村經濟快速發展,以魔芋、煙葉、黨參、茶葉、當歸、幹鮮果等龍頭産業拉動了農村經濟增長,使得農民收入增加。恩施市被評為全國魔芋第一縣(市)。為慶祝這一盛事,市政府又把“女兒會”從鄉里接到了城裏。7月12日這天,擴建的民族廣場彩旗飄飄,鼓聲雷動,一派盛大節日景象。會場上,《首屆中國魔芋節暨2004年恩施土家族女兒會——相約女兒會》的會標十分耀眼。通過對歌比賽,這次盛會決出了“歌王”、“歌后”和“歌師”。中國魔芋協會名譽會長、83歲高齡的劉佩英教授為全國受表彰的恩施市等8個魔芋大縣(市)頒獎。各種文藝節目異彩紛呈,招商引資簽約活動頻頻舉行……整個恩施城洋溢在傳統和現代交織的喜慶中。此時的“女兒會”,正處於方興未艾的全盛時期。

  總之,現階段的”女兒會“已成為了一個融節慶、文化、經貿、旅遊于一體的綜合性民族盛會。“女兒會”無論是在空間上還是在時間上,無論是在主辦方還是在參與方,無論是在形式上還是在內容上都發生了巨大的變化。從活動空間看,“女兒會”經歷了由發源地(石灰窯、大山頂)到州城(恩施市),又由州城到旅遊景區(梭步埡石林風景區、龍麟宮),再從景區到州城(恩施市)的空間轉換過程;從主辦方的角色轉換看,“女兒會|”已由民間自發組織,到區、鄉政府主辦,再到州、市政府主辦;從參與者來看,“女兒會”由原始的薛家姐妹、鄉民、生意人發展到各界人士參加,他們中有普通市民、商界老闆、政府官員、文教人士、研究工作者,並且不分種族和膚色;從內容來看,“女兒會”己由單純的以物資交流的形式尋找意中人發展到以集文藝表演、體育競技、旅遊觀光、招商引資的多功能集會;從形式上看,女兒們不再是穿著“三疊水”、繡花鞋、背著篾背簍參加鄉間的“女兒會”,而是身著盛裝參加城鎮的“女兒會”,她們不再把“女兒會”僅僅只當作一個尋找意中人的場所,更多的是通過“女兒會”感受土家無限風情和民族魅力。
編輯:楊麗

相關新聞

圖片

本網快訊

熱點新聞

奇聞趣事

兩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