羌塘牧民:圍繞牧業話巨變

時間:2009-03-20 10:15   來源:西藏日報

  如今正享受著幸福晚年生活的藏北老牧民洛桑次仁老人深有感觸地説: “祖祖輩輩生活在羌塘草原上的牧民‘逐水草而居’,一頂帳篷就是漂泊的家。1959年,民主改革使牧民從此當家做了主人,大家的生産積極性有了提高,生活自然也就漸漸有了改善,現在牧民的生活是越過越紅火了。”

  那曲鎮德吉辦事處13村農牧民多吉告訴記者,20世紀80年代那曲地區實行草場承包責任制後,草場劃塊經營,牧民有了相對獨立的草場,不需要大的遷徙,開始有牧民們建房居住。國家通過牧民定居、扶貧開發、安居工程等項目的實施,牧民們逐步結束了逐水草而居的遊牧生活,開始有了“居家”的概念,越來越多的牧民住進了新居。

  “過去我們牧民大多有惜殺、惜售的觀念,總覺得牛羊夠自己吃就行了,一味地追求牲畜的存欄數量,辛苦了一年又一年,破壞了草場不説,到頭來勞神又費心,依舊守著成群的牛羊受窮。”多吉説。

  再看看現在,他家承包了500畝草場,家裏現有130頭牛、530隻綿羊。每年僅銷售牛奶就有2萬元收入,加上出售牛羊肉和皮毛的收入,一年總收入可達12萬元左右。全家人再也不用擠在帳篷裏了,住進了寬敞、明亮的藏式新房。客廳、臥室、廚房、洗手間一樣不少,電話、電視、洗衣機等電器也已不是什麼新鮮事物,院子裏停放的一輛嶄新的客貨兩用小汽車已取代牧馬成為了主要交通工具。

  以往牲畜私有私養和草地“大鍋飯”的體制下,牧民們除了一心多養些牛羊之外,很少談起保護、建設和合理利用草場。可是,草場承包到戶以後,用安多縣帕那鎮一村牧民扎覺的話來説就是:“如今是自家的草場自家疼”。

  扎覺告訴記者,以前從來沒有考慮過如何合理利用和愛護草場,只是一味地多養牲畜增加經濟收入。現在草場承包到戶,大家將草場視為自己的資産經營,開始考慮如何利用自己的草場,今後如何在這片草場上發展自己的牲畜。保護草場的意識無須引導和強調,牧民很自覺地就會建設和管理草場。他家每年為草場建設網圍欄開支就達2萬元,加上人工種草、給草場滅鼠等開支,每年投在草場上的開支就將近3萬元。

  當記者問到每年對草場如此投入,家裏經濟負擔重不重時,扎覺説:“長期以來形成的有牲畜就擁有草場、沒有牲畜就不擁有草場的觀念現在已經改變了。我開始認識到,擁有草場就擁有牲畜,自家的草場管護得越好,産出的經濟效益也就越好。草場是我們牧民永久的財富和資本。”

  隨著改革開放和牧區經濟體制改革的深入,牧民們的“重牧輕商”觀念也漸漸得到改變。牧民們開始面向市場搞牧業,從一味追求牲畜數量轉變到現在的講求牲畜的品質和出欄率;從傳統的秋季單季出欄到現在的多季出欄;從過去的奶製品自給自足到現在瞄準市場加工、銷售。隨著觀念的轉變,面向市場搞效益牧業真正讓牧民富了起來。

  `如今有上百萬資産的美巴是那曲最早闖蕩市場的牧民之一,他深有體會地説:“現金收入擺在那裏,生活品質的提高放在眼前,某些舊的觀念自然就淘汰了。如今,我們牧民富裕的衡量標準已不再是牲畜數量的多少,而是適量的牲畜加上好的房子和車子,以及家庭存款數量的多少。”

  一組那曲地區農牧民每人平均收入的統計數據,反映出50年來廣大牧民群眾生活的巨大變化:1979年154.79元,1980年173.55元,1985年427.3元,1995年952.99元,2000年1559.56元,2004年2303.6元,2008年3270元。2008年與1979年相比,那曲地區農牧民每人平均收入增長了近21倍。(記者 次仁羅布)

編輯:陳葉群

相關新聞

圖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