3月18日,31家外國媒體的51位駐京記者興致勃勃地來到北京民族文化宮,參觀並採訪正在這裡舉行的“西藏民主改革50年大型展覽”。展覽分“和平解放西藏”、“平息武裝叛亂”、“西藏的民主改革”、“50年來統一與分裂、進步與倒退的鬥爭”、“經濟社會發展和人權事業的巨大成就”5個部分,以客觀、充實的內容呈現了西藏今昔巨變。(3月18日《人民日報》)
在世界的目光中,西藏是離太陽最近的地方。50年前,一場轟轟烈烈的民主改革使封建農奴制的舊西藏成為歷史。2009年1月19日,西藏自治區人民代表大會通過決議,將3月28日定為“西藏百萬農奴解放紀念日”。50年彈指一揮間,那場民主改革給西藏帶來了怎樣的變化?在昔日農奴的眼中,3月28日有著怎樣的意義?今天的西藏社會是否安定,人民生活得如何?這一切的一切,不僅中國人關注,國際社會也廣泛關注。
此次首個以西藏民主改革為主題的大型展覽,通過500多幅圖片以及180多件實物和文獻檔案,將西藏黑暗殘酷的過去和美好幸福的現在充分予以展示,使外國記者們感受到了西藏發生的巨變、西藏人民生活的安詳和藏族幹部的自信。真實的力量,打動著外國記者們。他們在一幅幅生動的照片、一件件珍貴的實物前駐足停留,用錄影機、照相機、錄音機,記錄下西藏從黑暗走向光明、從專制走向民主、從貧窮走向富裕的過程。
參觀展覽的記者中,有不少記者曾親臨西藏進行過實地採訪,真切地感受了西藏悠久的文化和歷史。雅魯藏布江畔戲水的黃鴨,山南凱松村農田裏覓食的野雁,沿途草場裏閒步的黑頸鶴,濕地中偶爾掠起的水鳥,都是他們鏡頭競相追逐的對象;慈祥的老人、嬉戲的孩子,昌珠寺誦經的喇嘛、凱松村織藏被的阿媽,拉薩街頭如織的遊人、如畫的山南風光,都讓他們遲遲不願邁出離去的腳步……
但也有不少外國記者還沒有去過西藏,過去只是從書本和網路媒體上了解西藏的有關情況。特別是一些西方媒體,以前只單純盯著與西藏有關的所謂“敏感”話題,對西藏50年來的全局關注不夠,對昔日農奴的生活了解不多。此次中方組織在京外國記者參觀西藏民主改革展覽,不僅讓他們感受到了西藏民主改革之後翻天覆地的變化,加深了他們對西藏曆史發展的了解,更重要的是減少了西方媒體在報道西藏時常常會有的那種“先入為主”的偏見。
事實上,絕大多數外國記者都承認,民主改革五十年來,西藏發生了翻天覆地的變化。德國RTL電視臺記者馬舒坦言,關於西藏,關於達賴,一些西方媒體和社會的確存在與中國完全不同的認知,但無論如何,西藏的經濟社會在發展進步,這個展覽能夠增加我對西藏的了解,“希望以後能夠有機會親身去那裏看一看”。巴基斯坦聯合通訊社特約通訊員馬蘇德 薩哈爾 汗看了這個展覽後得出民這樣的結論:“中國政府的西藏政策是正確和有成績的,而達賴喇嘛散步的那些不過是騙人的謊言。”
由是觀之,讓外媒參觀西藏民主改革50年大型展覽,可説是一石多鳥之舉——不僅僅是讓外國記者了解到了一個更加真實的西藏,使他們不再單純盯著所謂“敏感”話題,而是把目光投到普通藏人身上,“拓寬”了他們觀察西藏的“視野”,更重要的是通過他們的客觀報道和獨特的視角,讓更多的外國民眾知道了西藏的歷史和現狀,以及西藏人民命運的歷史巨變,還有達賴集團五十年前發動武裝叛亂的真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