雪災發生後的感人場景 被困庫局鄉救災紀實

時間:2008-11-03 14:01   來源:《西藏日報》

    10月26日,本報“紀念改革開放30週年”採訪組到錯那縣庫局鄉採訪。一場暴風雪不期而至,採訪組立刻成為採訪抗雪救災的“先遣隊”,親眼目睹了雪災發生後的感人場景—— 被困庫局

    10月26日,記者一行八人驅車來到毗鄰不丹國的錯那縣庫局鄉進行紀念改革開放30週年採訪。庫局是錯那縣最邊遠,也是最後一個通公路的邊境鄉。

    庫局又譯作“庫曲”,意思是“朝向有水的地方”。養育了390多庫局人民的庫局河,湍急地向東流去,匯入洞嘎雄曲。2007年,曲(卓木)庫(局)公路通車後,全鄉農牧民的每人平均純收入從2006年的1700元猛增到2007年的3290元。當地群眾稱讚這條開在高山峽谷中的盤山公路“一頭連著庫局,一頭連著未來的幸福”。

    就在我們抵達庫局的當天夜裏,一場暴風雪突然襲擊了庫局。一夜之間,道路中斷、通信中斷、電力中斷、自來水中斷。庫局,成為了一座“孤島”。

    直到10月28日,鄉里的衛星電話恢復通訊後,我們才了解到,這場暴風雪席捲了山南地區的5個縣和林芝、昌都地區的部分縣鄉。

    大雪過後,兩位司機和一名記者前往兩三公里外探路。據他們目測,雪崩最嚴重的地段,積雪至少有上千方。10月30日,和庫局村黨支部書記一道去洞嘎村接16位被困村民徒步返回鄉里的公安特派員洛桑次仁告訴我們,澀拉(庫局山)山頂積雪厚達1.4米左右,山腳瓊達橋至庫局鄉十幾公里的路段,雪崩多達11處,最大的積雪高有五六十米、寬100米左右,兩段約40米長的公路路段因大雪完全垮塌。

    我們被徹底困在了庫局。

    得知庫局被大雪圍困的消息後,正在縣裏出差和購買農機具的鄉黨委書記次仁多布吉、鄉長次仁堅參心急如焚,不等道路搶通,便準備連夜騎馬趕回鄉里,縣委下了“死命令”才把他們留住。萬般無奈之下,次仁多布吉通過衛星電話給自己的弟弟次仁頓珠也下了一道“死命令”:保證在鄉里主持工作的副鄉長格桑卓嘎的安全,副鄉長去哪你就去哪;副鄉長要是出了事,我唯你是問!

    此後發生的事證實了次仁多布吉的擔憂:就在去桑玉村查看災情的路上,格桑卓嘎突遇險情,幸虧次仁頓珠和另外一位牧民吉美,她才死裏逃生。

    鄉里很快成立了抗雪救災臨時指揮小組,成員包括錯那縣委宣傳部部長李江龍、縣文廣局副局長邊巴格列、鄉里的兩名女幹部和桑玉、庫局村的黨支部書記。左腿殘疾、曾擔任過鄉黨委書記的60歲老人江措不甘落後,也擔任了臨時指揮小組的協調員。

    經驗豐富的老書記首先強調:庫局山勢險峻,雪厚路險,山石鬆動,經過連日陽光暴曬,極易發生雪崩、泥石流,要堅決阻止牧民冒雪上山尋找走失的牲畜。

    臨時指揮小組很快統一了思想、達成一致,明確了工作思路:絕不讓一個群眾受到雪崩的威脅,也絕不讓一個群眾災後受凍挨餓。

    工作組早出晚歸,每天深入到各村調查了解受災情況,統計核實房屋受損、牲畜失蹤的準確數據,轉移安置住在危房裏的群眾,組織村民們疏通道路、搶收搶打被大雪掩埋的青稞和飼草料,向群眾轉達各級黨委、政府的親切問候……

    縣文廣局副局長邊巴格列是個閒不住的人。剛到庫局,他就被牧民們拉去修這修那,從接收衛星電視的“鍋蓋”到牧民家裏的家用電器。鄉里那部一年多沒有使用過的衛星電話,就是他“搗鼓”好的。這些天,邊巴格列更忙了,因為臨時指揮小組裏既懂藏語又懂漢語的就他和鄉婦聯主任扎西邊宗,去哪兒都少不了他。鄉親們都叫他“覺加巴”(胖哥),其實,他只不過是個20多歲的小夥子。

    到10月28日下午,鄉政府通往桑玉、庫局兩個行政村和雄達、榮村兩個自然村的道路已基本疏通,全鄉抗雪救災工作有條不紊地進行著。

    在臨時指揮小組的努力下,災後庫局牧民焦慮的心情漸漸平靜了下來,一些急於上山尋找牲畜的群眾被勸了回來,一戶房屋倒塌和五戶住房受到雪崩威脅的群眾被及時安全轉移安置,困難戶的糧食、燒柴也得到及時補給。記者隨臨時指揮小組走訪了庫局村的30多戶牧民,發現除幾戶牧民糧食僅夠一個月食用外,其餘大部分牧民家的糧食都能維持三個月以上。

    牧民們最放心不下的,是被困在庫局勇布牧場和桑玉雄達牧場的26位牧民安危,還有牧場裏3200多頭(只)牲畜的安全。為此,鄉里動員青壯年組織起搶險救災突擊隊,準備了充足的糧食、飼草料和禦寒衣物,並不時派人打探通往牧區的道路狀況,隨時準備上山救援。桑玉村派出兩支隊伍,其中一支由村黨支部書記洛桑率領。10月31日晚,從桑玉村傳來了好消息:雄達牧場受困的13位牧民已經找到,所有人安然無恙。

    雪災過後,庫局的農牧業生産也逐步開始恢復。在庫局村,接連幾天都能看到十幾位青壯年在黨員幹部帶領下幫助群眾打場的場景。

    這些天,鄉政府接待室每天都會接待一些牧民。他們有的是回村經過這裡的,有的是在山上採石的民工——他們的帳篷被大雪壓塌了,所幸沒有人員傷亡。鄉里為他們準備了飯菜,天色晚了,就留他們在鄉里過夜。第二天一早,他們有的爬上鄉政府大樓的屋頂,清掃厚厚的積雪和冰塊,有的背上水桶,到一公里外的山澗去取水,一如在家一般的自然。

    鄉政府旁邊有一間不大的溫室,這可是“炊事班長”卓瑪姑娘(其實,鄉政府只有卓瑪一個炊事員)的“寶庫”,每頓飯她都精打細算,連一根蔥也不肯多掐。這間溫室,讓我們每天都能吃到一些新鮮的蔬菜。

    令人振奮的消息不時傳來:區黨委副書記、自治區主席向巴平措,自治區副主席宮蒲光已經抵達災區;救援人員已經挺進到距重災區之一的曲卓木鄉20公里的地方——那是外界通往庫局的唯一公路通道……救援行動的每一步進展,都反覆地被村民談論著,人們充滿必勝信心的雙眼,蘊著淚光:黨和政府沒有忘記我們,被困的日子不會太久了。

編輯:董潔

相關新聞

圖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