錯那縣小學沒有因雪災而影響上學

時間:2008-11-10 15:54   來源:


位於拉薩市的自治區藏醫院門診部    攝影:顧鈺


藏醫院門診部的醫保窗口    攝影:顧鈺


藏醫院門診部眼科的設備    攝影:顧鈺


藏醫院門診部的醫生給病人診治    攝影:顧鈺

  在全國都在大力推進醫療制度改革的時候,西藏的醫療事業如今是一個什麼樣的狀況,經過三十年的改革開放又有了什麼樣的發展和變化呢?11月9日,全國重點網路媒體西藏採訪團訪問了位於拉薩市區的藏醫院門診部。

  解放之前,幅員遼闊的西藏全區只有為數不多的藏醫院,西醫西藥完全空白。對於老百姓來説,生了病怎麼辦是一個令人無奈的大問題。西藏和平解放後,現代醫療事業開始起步。改革開放以來,以拉薩為中心的輻射全區城鄉的醫療衛生網基本建立,到2007年底,全區共有各級衛生機構1339個,衛生人員10635人。僅1998年至2007年,中央對藏區衛生事業基礎設施的投入就達9.85億元。免費醫療標準從1993年的每人平均5.5元,提高到了2008年的每人平均140多元。截止到2007年底,全區100%的農牧民都享有了以免費醫療為基礎的農牧區醫療保障。拉薩藏醫院門診部的負責人次仁巴珠介紹説,之前農牧民看病門診完全免費,僅住院收取少許費用,而藏醫藏藥本身比較低廉,所以看病花錢也十分有限。

  藏醫不僅收費低廉,而且十分重視醫德。據了解,藏醫從業人員不允許因病人的身份、地位和身體狀況區別對待病人,態度必須和藹親切,如同患者家人,有的醫生甚至會用嘴為病人吸腳上的流膿。因此,在藏醫院裏,醫生和病人的關係非常融洽。記者採訪的藏醫院門診部從5年前開始還在門診部建立了導醫制度。導醫負責分流門診部專家門診的病人,引導他們的就醫流程。擔當導醫的從業人員至少都具備中專以上的藏醫藥學歷。這項制度在中國其他地區是比較少見的,從中也可以略窺藏區醫療機構的一面。次仁巴珠説,看病的病人80%以上是藏族,也有青海、甘肅、雲南的病人,特別是現在農忙收穫季節結束之後,這些地區不少人在來西藏朝佛期間會順便就醫。另外還有外賓會隨時來就醫。

  在醫療設備和技術方面,以該藏醫院為例,診斷時所用的技術與西醫三級甲等醫院基本一致,CT、B超、心電圖、生物檢測等技術和設備都齊全,各科門診也相當完備,從業人員多是以藏族為主的西醫、藏醫複合型人才。記者在走訪過程中,還看見了針對外地人員的信診郵藥室,和具有民族文化特色的天文曆算室。

  西藏醫療事業的發展,不僅得益於藏醫藥文化本身豐富而深厚的底蘊,以及中央和地方政府的大力扶持,也離不開全國各族各地的支援。據不完全統計,全國目前有17個省(市)、14個國有大型企業和衛生部及部直屬單位承擔了衛生援藏工作,投入了十分可觀的人才和資金,為藏醫藏藥的自身建設和進步提供了大力的援助。

編輯:李丹

相關新聞

圖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