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原經濟區戰略 為河南文化繁榮迎來新起點

時間:2012-06-01 15:10   來源:中國日報河南記者站

  鑲嵌在中原大地。期間3000多年20多個朝代200多位帝王的全國政治、經濟、文化中心之地,1500個姓氏先後建業、封疆於此。如同裴李崗、仰韶、龍山文化群和甲骨文凝聚先古智慧的同時,一輪圍繞文化傳承與創新的時代邁入了全盛機遇。通常“春秋戰國、魏晉南北朝、唐朝、五四運動”被學界譽為中原文化繁榮的四大巔峰。而今,面對河南強勢發展的機遇期,厚重的華夏文明或將迎來歷史發繁榮的“第五季”。

  正如1800年到2000年,在經歷全球經濟大蕭條,兩次世界大戰,技術革命的飛躍發展,跨國公司的出現,電話、電報、電腦、衛星、光纜電纜和初級網際網路使世界的政治、經濟、文化、思潮、信仰發生了全球性顛翻變化。

  中國改革開放30多年來物質基礎的飛躍發展必將為精神需求帶來新的渴望與創造力,中原經濟區戰略的實施將為厚重的河南文化大繁榮大發展帶來無限新生機,迎駕“第五季”或亦正恰時。

  機遇與源泉生生不息

  黨的十七屆六中全會指出“新形勢下,文化越來越成為民族凝聚力和創造力的重要源泉、越來越成為綜合國力競爭的重要因素、越來越成為經濟社會發展的重要支撐,豐富精神文化生活越來越成為我國人民的熱切願望。”

  在中原經濟區戰略中,傳承創新華夏曆史文明區已河南重要戰略定位。

  “敬畏文化、學習文化、振興文化、服務文化”。為未來河南文化産業的傳承與創新的指明瞭方向。

  “萬源歸宗”。無論站在宏觀層面還是放眼中原經濟區發展的必然要求,中原文化的發繁榮、大發展已成歷史趨勢。

  當前,在河南有189處全國重點文物保護單位,11處國家級風景名勝區、23處省級,213處A級旅遊景區、78處4A級以上景區中。

  這些遺址文化、宗廟文化、山水文化、人物文化、姓氏文化、絲綢之路等不僅聚焦著世人的目光,推動了當地經濟、産業的迅猛發展,為中原文化的不斷傳承、創新提供永不止息的創作源泉,更為當地的經濟結構調發揮著重要作用。

  産業化的必然趨勢

  如今,打造中原優秀的歷史文化、人文精神、自然景觀推向世人,成為河南新的經濟軟實力增長極已是大勢所趨,民心共識。

  第十一屆“網上看河南”活動,全國知名網路媒體在河南碰撞了河南藝術中心、中國文字博物館、中原福塔、殷墟遺址等重大文化成就基地帶來的震撼,《風中少林》、《清明上河圖》、《雲水洛神》、《風 情 河南之南》、《水秀》等大批優秀的作品在傳承、創新中帶來的市場機遇與文化的魅力。戲曲、雜技、刺繡等千年非物質文化遺産淋漓盡致的釋放出了中原文化的穿透力與歷史大發展趨勢。

  圍繞文化打造産業軟實力,以文化軟實力支撐工業硬發展。一個以開放包容的新河南正邁入文化強省、工業戰略調整的全新時代。

  中原文化體制改革在中原影視城、動漫基地、文化産業園區,南水北調、絲綢之路、長城遺址等系列文化長廊,歷史名城、尋根文化、釋放出的吸納民間資本的體制活力,無不讓古老的文明在閃爍中迸發出時代的氣息與創造力。

  經濟基礎決定上層建築。河南作為經濟、農業、人口的省,在走出一條不以犧牲農業為代價的“三化”協調發展之路的同時,文化的不斷傳承與創新正在機遇與挑戰中為河南振興,中原崛起輸入源源不斷的創造源泉。

編輯:李丹

相關新聞

圖片

本網快訊

熱點新聞

奇聞趣事

兩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