60年代林縣從太行山腰修建的引漳入林工程。(資料圖)
紅旗渠是20世紀60年代,林縣人民在極其艱難的條件下,從太行山腰修建的引漳入林工程。是全國重點文物保護單位,被世人稱之為“人工天河”,在國際上被譽為“世界第八大奇跡”。
林州市處於河南、山西、河北三省交界處,歷史上嚴重乾旱缺水。為了改變因缺水造成的窮困,林縣人民從1960年2月開始修建紅旗渠(原稱“引漳入林”工程),竣工於1969年7月。林縣是個土薄石厚、水源奇缺的貧困山區。“水缺貴如油,十年九不收,豪門逼租債,窮人日夜愁”是舊林縣的真實寫照。
新中國成立後,在中國共産黨的領導下,全縣人民發揚“自力更生,艱苦奮鬥”精神,以“重新安排林縣河山”的決心,從1957年起,先後建成英雄渠、淇河渠和南谷洞水庫弓上水庫等水利工程。但由於水源有限,仍不能解決大面積灌溉問題。
“引漳入林”是林縣人民多年的願望。經過豫晉兩省協商同意,後經國家計委委託水利電力部批准,在省、地各級領導和山西省平順縣幹部群眾的支援下,在各級水利部門及工程技術人員的幫助下,縣委、縣人委組織數萬民工,從1960年2月開始動工,經過十年奮戰,先後於1965年4月5日總幹渠通水;1966年4月三條幹渠同時竣工;1969年7月完成幹、支、鬥渠配套建設。至此,以紅旗渠為主體的灌溉體系基本形成。灌區有效灌溉面積達到54萬畝。
紅旗渠以濁漳河為源。渠首位於山西省平順縣石城鎮侯壁斷下。總幹渠長70.6公里,渠底寬8米,渠墻高4.3米,縱坡為1/8000,設計加大流量23秒立方米,全部開鑿在峰巒迭嶂的太行山腰,工程艱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