字號:

貴州人間天堂 荔波

時間:2010-03-30 14:46   來源:人民網

  美麗的人間天堂 荔波的主要民族

  敬畏荔波的山,是因為她偉岸;敬畏荔波的水,是因為她婀娜;敬畏荔波的人民,是因為她們勤勞善良。

樟江部落

  貴州有苗、侗等49個少數民族,17個世居民族。大家知道的《多彩貴州風》大型民族歌舞就是一張了解貴州的名片。貴州荔波不僅有世界性的旅遊資源,還有世界性的民族文化;荔波不僅有優美的自然風光,還有豐富的民族民間文化風情。現在,這裡的民族文化特色,原生態文化的競爭力越來越凸顯。

  用布依語“這個地方好看”的意思命名的荔波縣,少數民族人口占到總人口的92%,在2400多平方公里的廣闊地域上,居住著布依、水、苗、瑤、壯、毛南等十多個民族。

  瑤族

  瑤族是一個古老的民族,也是最後的狩獵族,還是一個孤僻的民族。他們久居深山,與世隔絕,過著傳奇的生活;他們民風淳樸,夜不閉戶,路不拾遺,重信守義。其中“鑿壁談婚”的故事相當有意思。瑤族木屋璧上的那個小洞就是姑娘的“談婚洞”。每當夜深人靜,瑤家小夥悄悄走近“談婚洞”,有一根小木棒捅進“談婚洞”輕輕地攪醒躺著的姑娘,然後對著洞口表達愛意。可以説,他們所有的愛情都從這個小小的“談婚洞”開始。

  瑤族的竹簫傳情,不得不説。電影《劉三姐》裏,劉三姐唱道:“世上只有藤纏樹,哪有樹纏藤?”然而荔波瑤山鄉白褲瑤人的戀愛,卻是“樹纏藤”,即女的追求男的。姑娘長大後,情竇初開,萌生了對異性的愛慕,而又羞于啟齒,便悄悄砍來竹子,做成名曰“比鳩”的竹簫。每當皓月當空的夜晚,瑤族姑娘便三五成群相邀在寨口,肩並肩對月吹簫。小夥子們聽到悠揚的簫聲,翻身下床,取下墻上的牛角號,跑上坡嗚嗚地吹了起來。姑娘們聽到宏亮的牛角號聲,人人喜上眉梢,將“比鳩”別在腰間,邊吹木葉邊朝小夥子走去。男女青年們在一起,或吹竹簫、牛角號,或相互對歌,或成雙成對喁喁私語,相互傾吐衷曲,互訴戀慕之情,相互選擇情侶。其中,瑤族年輕女子的“開放衫”是一生沒有見過的撩人古樸風俗。白褲瑤女子的上裝,是由兩塊布料鬆散地絆聯在一起的,無袖,側視胸部一覽無余,十分“開放”。而且,其精心描繡的圖案花飾一反常態,不是挂在胸前,而是漫不經心地搭在背後,透著都市人的俏皮幽默。

  水族

  水族,只有貴州才有;今後,水族將成為世界文化。荔波的水族能歌善舞,特色鮮明。在各種各樣的節慶活動中,他們都能載歌載舞,表達祝願。用貴州話説安逸得很哦~

  用我們胡錦濤總書記的話説叫和諧民族的大家庭,這就是我們荔波的特點。所以到了荔波,就來到了美麗的人間天堂。

編輯:李丹

相關新聞

圖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