全國政協委員考察國有文藝院團體制改革

時間:2011-09-23 16:46   來源:人民網-《人民日報》

河北大廠評劇歌舞團彙報演出

全國政協委員對河北省大廠評劇歌舞團演藝有限公司進行考察

  近年來,文化系統積極推進文化體制改革,國有文藝院團轉企改制步伐不斷加快,改革成效日益凸顯。截至目前,有514家國有文藝院團已經或正在完成轉企改制,近兩年轉制院團的數量為前6年總和的近9倍。

  4月19日至20日,文化部邀請10余位在京的文藝界全國政協委員前往北京演藝集團有限公司、中國東方演藝集團有限公司、河北省大廠評劇歌舞團演藝有限公司進行實地考察、現場調研。

  生機和活力在感染人心

  4月19日上午,全國政協10余位委員來到本次調研的第一站——2009年5月全新組建的北京演藝集團。公司現有12家控參股單位。委員們仔細了解了轉企改制後各院團的經營情況,實地察看了演員的排練狀況,對公司取得的社會效益、經濟效益雙豐收給予了肯定。

  當天下午,委員們走進了中國東方演藝集團。排練廳裏,處處能見演員們揮汗如雨的排練場景。“今天一走進東方演藝集團我就感覺到‘熱’,這是一派派生機和活力在感染人心。”全國政協委員、中央歌劇院一級演員王霞説。

  “人往哪去”是改革的難點。中國東方演藝集團將此作為制訂改革政策的重點,妥善解決老藝術家的待遇問題;加強對已不適合登臺演員培訓轉崗工作;通過大力推行人事制度改革和分配製度改革,讓年輕演員活起來。據統計,2010年,演職員工工資增長近3倍。

  4月20日上午,委員們抵達河北省大廠評劇歌舞團演藝有限公司,感受到了院團在新一輪發展中鏗鏘有力的步伐。國家話劇院原院長兼黨委書記趙有亮委員、解放軍總政治部歌劇團孫麗英委員、北京京劇院國家一級演員譚孝曾委員等表示:“節目很有地方特色,貼近百姓,看完讓人打心眼兒裏感動。”

  出人、齣戲、出效益

  在整個考察過程中,政協委員們高度評價國有文藝院團改革“出人、齣戲、出效益”的良性發展局面。

  人才的涌現是改革成功的一大標誌。在北京演藝集團,木偶劇院以“傳、幫、帶”形式培養出30多名木偶表演演員。東方民樂團團長周維説:“轉制後,演員都是爭著搶著要表演。”全國政協委員、中國動漫集團有限公司黨委書記、副董事長李揚充分肯定了這種“以人為本、大家憑本事吃飯”的新局面。在大廠評劇歌舞團,公司司機張軍旗勤學苦練手影戲,2010年,他的5個手影節目在央視三套播出……中國文化遺産研究院原院長、黨委副書記張廷皓委員深有感觸地説:“常常有人問改革到底是要改什麼?在我看來,改革就是要給人活力。這些院團的改革真正做到了‘以人為本’!”

  所謂齣戲,就是不管中直院團還是縣級基層院團,在改革中均提出以“精品”戰略為指導,推動文化改革成果向優秀作品轉化。大型景觀歌劇《圖蘭朵》、奇幻系列木偶劇《猴王花果山》等均出自北京演藝集團。大廠評劇歌舞團改制後按照“資源變産業、劇目變項目”的思路,積極向著多産業、多行業經營的文化産業集團邁進。全國政協委員、解放軍總政治部話劇團藝術指導魏積安指出,強化不懈的藝術追求、捍衛特有的藝術品質是一個院團發展的基本。

  轉企改制後,各院團的經營效益更是發生著驚人變化。去年,北京演藝集團旗下的中國雜技團、北京歌舞劇院、北京兒童藝術劇院、中國木偶劇院4家改制院團共演出4753場,營業收入1.34億元;中國東方演藝集團有限公司2010年總收入超過1.7億元,同比增加5000多萬元;河北省大廠評劇歌舞有限公司2010年演出收入達到1500萬元,創造了不遜於國家一流院團的成績。

  以人為本,保證藝術品質

  自2003年文化體制改革試點工作開展以來,國有文藝院團體制改革經歷了由開展試點、積極探索到擴大試點、由點到面的階段,一批國有文藝院團逐步探索出一條市場經濟條件下改革發展的新路。安徽、河北、寧夏等省(區)已基本完成國有文藝院團體制改革任務。

  中宣部改革辦副主任高書生在和政協委員們交流時指出,院團改革的特殊性、複雜性、艱巨性不容忽視。國有文藝院團普遍“底子薄”。全國總計2000多家文藝院團,改革任務還很艱巨。下一步改革一定要堅持以人為本,重點抓好改善藝術生産條件、豐富劇目生産數量、保證藝術産品品質等工作。

  兩天的視察活動讓委員們精神振奮、意猶未盡。他們認為,改革是解放藝術生産力、激發創作活力的有效途徑,是轉變文化發展方式、壯大文化産業、培育新型市場主體的有效途徑。

編輯:劉瑩

相關新聞

圖片

本網快訊

熱點新聞

奇聞趣事

兩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