展濤:兩岸高校攜手,共創美好未來

時間:2009-07-12 13:35   來源:台灣網

  台灣網7月12日長沙消息 在11日舉行的第五屆兩岸經貿文化論壇——拓展兩岸教育交流合作分論壇上,吉林大學校長展濤發表演講,以下為展濤演講稿。

 

  兩岸高校的交流與合作在過去二十多年兩岸關係的發展變化中發揮了不可替代的促進作用。特別是在2000年以後兩岸關係面對諸多困難和挑戰的時候,兩岸高校師生的交流與合作仍然在困難中摸索、前行。去年以來,兩岸關係出現重大積極變化,面臨難得的歷史機遇。在這樣一種形勢下,對比兩岸經貿關係的深入發展,對比世界其他國家和地區優化辦學資源,拓展合作空間的積極努力,兩岸高校的交流與合作又顯得落後於形勢的發展了。兩岸高校交流與合作深入發展的障礙更為突出的顯現在人們面前。突破這種障礙,兩岸高校不僅能夠實現優勢互補,而且還能夠推動兩岸高校的改革和創新,為兩岸青年一代創造更多相互了解與學習的機會和空間,培養出更多為兩岸經濟與社會發展所需要的人才,從而讓兩岸同胞共同擁有一個更加美好的明天。

 

  一、兩岸高等教育交流的突出貢獻

 

  20世紀70年代末,大陸開始了改革開放的歷史進程,經濟和社會都逐漸發生了深刻的變化。1979年,全國人大發表《告臺灣同胞書》,明確提出儘快實現兩岸同胞探親、旅遊等直接往來,開展兩岸經濟、文化、學術、體育等交流,實現兩岸通航、通郵、通商。在兩岸同胞的共同努力特別是在臺灣同胞的強烈要求下,1987年,臺灣方面開放兩岸人員往來,兩岸間隔絕已久的閘門被打開。兩岸高校間的交流與合作逐步展開,並在兩岸接觸交流的初期發揮了重要作用。

 

  1、首先是引領作用。兩岸接觸交流初期,隨著臺灣老兵返回大陸探親的熱潮,兩岸高校間的交流也悄然展開。1987年大陸方面頒布了《關於對臺灣進行教育交流的若干規定》。臺灣方面則于1988年底公佈《大陸傑出人士、海外學人及留學生來臺參觀訪問審查原則》,開放大陸學者及海外留學生赴臺參訪。在兩岸主管部門的支援下,兩岸高校開始了多形式、多領域的交流活動,在兩岸經貿交流尚未熱絡之際,為兩岸關係初期的平穩發展起到了引領作用。

 

  2、第二是溝通作用。 海峽兩岸同文同種,共同的文化積澱與傳承是聯結兩

 

  岸同胞的根基。而此種便利,更是在兩岸高校的交流與合作中起到了難以替代的作用。兩岸經過長達近40年的隔絕,在諸多領域都存在差異,但共同的文化傳承卻使兩岸在交流過程中獨享優勢。兩岸高校許多領域的師生都能夠在相遇之後一拍即合,建立起交流關係,拓展合作領域,從而為兩岸同胞建立起了溝通與理解的平臺。

 

  3、第三是學習和借鑒作用。80年代中後期,大陸的改革開放戰略初見成效。但仍有諸多領域仍落後於世界先進水準。高等教育更是如此。而此時的臺灣已完成經濟起飛,經濟實力位居亞洲四小龍之首。高等教育領域也建立起一套成熟、先進的教育理念與管理模式。

 

  兩岸恢復接觸交流後,臺灣高等教育領域的先進經驗在不斷的交流合作過程中為部分大陸高校所了解,學習,從而為這些高校教育理念與管理模式的更新發揮了積極作用。當然,大陸高校在人才培養和學科建設方面的一些做法也得到臺灣高校的高度評價。回顧二十年來兩岸高校間交往,通過講學、學者互訪、聯合舉辦研討會等方式,不斷擴大交流範圍,提升交流層次,為增進兩岸同胞相互理解,拉近兩岸同胞情感,發揮了不可替代的促進作用。   據統計,僅2007年度,大陸教育系統應邀赴臺交流人員近八千人次;應教育部直屬高校邀請來大陸參加各種活動的臺灣師生達三千多人次;大陸高校招收各類臺灣學生共計2235人,在校臺生達6858人。

 

  海峽兩岸已有400多所高校簽署校際交流合作協議。每年約有2000至4000名臺灣學生到大陸報考大學,報考碩士班、博士班的在職人士數量也呈持續增長的趨勢。在2008年年末到吉林大學工作之前,我曾在山東大學做過兩任校長。在我領導山東大學期間,從2000年開始,便與部分臺灣高校開展了多種形式的交流與合作。

 

  例如,通過舉辦“海峽兩岸師生孔孟故里尋根夏令營”活動,增進兩岸青年的了解。同時,每年都選派優秀教師、學生赴臺交流,並與臺灣高校舉辦多領域、多層次的學術交流活動,取得了良好的效果。吉林大學則是目前是大陸地區辦學規模最大、學科門類最全的大學。從地理上看,我校可能是大陸距離臺灣最遠的綜合性重點大學,但我們恰恰又是大陸開展對臺交流項目最多、最為豐富多彩的重點大學之一。自2002年至今,吉林大學已連續成功舉辦了七屆臺灣學生“北國風情冬令營”活動,吸引了來自臺灣本島的1000余名師生參加。2007年8月,我校承辦了第二屆“海峽兩岸名校兩岸事務部門負責人研討會”。來自臺灣的11所高校代表與眾多大陸重點高校代表座談,表達了利用互補優勢,進一步加強合作的願望。2008年7月,我校又承辦了第四屆“海峽兩岸大學校長聯誼活動”,來自兩岸四地22所知名學校的校長參加了此次活動。臺灣聯合大學系統、臺灣大學、臺灣成功大學、臺灣清華大學、臺灣逢
甲大學、臺灣東海大學、臺灣陽明大學、臺灣中興大學、臺灣元智大學等島內高校校長出席會議。期間,校長們以“兩岸四地高端人才的合作培養”為討論主題,就兩岸關係的最新發展趨勢為合作培養高端人才提供良好機遇達成了共識,並簽署了《海峽兩岸暨港澳地區高校聯合培養高端人才合作意向書》。

 

  吉林大學自2007年春季學期開始向臺灣高校選派交換學生,至今已向10所高校派出學生近百人,接待臺灣來我校就讀的交換學生30余人。2002年以來,吉林大學已接待各種活動團組人數千余人次,派出訪問團組百餘人次,並多次邀請臺灣學者到我校交流訪學。2006和2007年,時任國民黨副主席關中先生和逢甲大學校長劉安之先後被我校聘為名譽教授。2006年以來,共有7名臺灣學生獲得我校博士學位;目前仍有13名學生在我校攻讀博士學位。此外,我校還與臺灣各高校在社會科學、醫學、工學等諸多領域與臺灣高校開展交流與合作。山東大學、吉林大學和兩岸其他高校在高等教育領域的交流與合作的經驗充分説明,歷經二十餘年的發展,兩岸高等教育交流在增進兩岸師生和教育界人士的交流和了解等方面發揮了難以替代的作用。目前,兩岸關係已發生重大積極變化,面臨著難得的歷史機遇,兩岸教育交流合作應該也面臨著新的挑戰,更需要兩岸教育界同仁攜起手來,把兩岸文化教育交流推向深入。

 

  二、兩岸高等教育交流的新趨勢

 

  在2005年,國共兩黨便提出“促進兩岸同胞的交流與往來,共同發揚中華文化,有助於消弭隔閡,增進互信,累積共識”。2008年3月以來,臺灣局勢發生重大變化,兩岸關係發展取得重大突破。把握兩岸關係和平發展主題、開創兩岸關係和平發展新局面,成為兩岸各界應當共同承擔的歷史重任。新的形勢也為兩岸高等教育交流與合作提供了新的歷史契機。

 

  首先,胡錦濤總書記在紀念《告臺灣同胞書》發表三十週年座談會上的重要講話中指出“兩岸同胞要共同繼承和弘揚中華文化優秀傳統,開展各種形式的文化交流,使中華文化薪火相傳、發揚光大,以增強民族意識、凝聚共同意志,形成共謀中華民族偉大復興的精神力量。尤其要加強兩岸青少年交流,不斷為兩岸關係和平發展增添蓬勃活力”。

 

  作為兩岸交流與合作的先行者,兩岸高校更應該把握歷史契機,在既有成果的基礎上,尋找差距,總結經驗,繼續大力發揚中華傳統文化在維繫兩岸同胞民族感情方面的紐帶作用,發揮兩岸中國人同宗同源的優勢,把兩岸高等教育交流與合作推向深入,為兩岸社會各界培養出更多優秀人才,使兩岸在激烈的世界競爭中贏得先機。

  第二,在兩岸雙方的努力下,兩岸關係正在進入大交流、大合作、大發展的新時期。一年來,兩岸已經簽署九項協議並達成一項共識。兩岸“三通”順利實施,兩岸間人員往來日益頻繁,兩岸經濟合作逐步朝制度化方向邁進。可以説,兩岸經貿關係的發展已深入到不可分割的地步,實際上已經為兩岸關係奠定了一種新的基礎,這是兩岸開放初期所不存在的。同時,兩岸雙方也都認識到加強兩岸文化教育交流的緊迫性。胡錦濤總書記同中國國民黨主席吳伯雄會談時表示,“新形勢下,開展兩岸文化教育交流,既有巨大需求和潛力,也顯得更為重要。我們要比以往更加努力地開展兩岸文化教育交流,共同傳承和弘揚中華文化,增強中華文化認同、中華民族認同”。在此條件下,大力加強兩岸高校交流與合作,可謂正逢其時。兩岸高校應該不失時機,順勢而為,為兩岸交流與合作的可持續發展增添一分力量。

 

  第三,冷戰結束之後,儘管局部衝突不斷,但世界總體和平得到了維持,多數國家都把經濟發展、科技創新和人才培養作為最重要的政治議程。高等教育在經濟與社會發展中的作用尤為重要。換言之,在這樣一個全球化的時代中,任何國家和地區要適應全球化衝擊並從中獲取發展的機遇,就必須努力尋求新形勢下自身的發展之路,而高等教育正是推動持續發展,提升競爭力的動力來源。為此,世界各國各地區都把吸引優秀人才資源作為促進智力發展的優先戰略加以考慮。高等教育國際化的不斷發展,正是為了應對不斷拓展的全球一體化、尋求優秀人才資源而採取的策略。內外環境的變化都促使著兩岸各界和高等院校順應時勢,實現歷史性突破,推動兩岸高校交流邁上更高層次。如何把握機遇,使高等教育的交流與合作重新在兩岸交流與合作中走在前面?我認為有這樣幾個方面的趨勢已經不可避免:

 

  1、放寬大陸學生赴臺交流時限

 

  隨著兩岸高校交流的不斷開展,越來越多的大陸學生赴臺灣進行短期學習交流。然而,目前4個月的時限難以達成更好的學習效果,更難以滿足青年人了解臺灣、親近臺灣的美好願望。我希望,臺灣方面從鼓勵兩岸青年交流的角度出發,儘快調整大陸學生赴臺交流時限,並相應提供一些更為便利的配套措施,以使兩岸青年更深入地了解彼此。

 

  2、實現兩岸學歷互認

 

  長期以來,在兩岸教育交流中一個重要特點就是大陸方面向臺灣單向開放。大陸方面早在1985年就開放臺灣學生報考大陸高校,並陸續出臺一系列措施吸引臺灣學生到大陸就學,2006年宣佈開放承認臺灣學歷。而臺灣方面至今尚未開放大陸學生赴臺就學及承認大陸學歷,嚴重阻礙了兩岸教育交流。開放大陸學生赴臺及承認大陸學歷是兩岸交流現狀使然。馬英九先生曾表示,開放大陸學生赴臺是希望兩岸青年人在學生時代就有交流,……有機會相互認識、相互激勵,一起追求學術的卓越。當前,兩岸經貿交流如火如荼,順勢開放大陸學生赴臺就學及承認大陸學歷,將對激勵兩岸學生的互動、促進兩岸青年互信産生積極作用。我們了解到,臺灣方面已經著手採取措施,研擬大陸學生赴臺學習,承認大陸學歷的相關措施。這對發揮兩岸教育資源優勢互補,加強兩岸民眾深度理解與交流必將産生深遠影響。在當前兩岸關係迅速發展的良好勢頭下,最終實現大陸學生赴臺就讀及承認大陸學歷,開啟兩岸文化教育雙向交流,是兩岸高等教育界人士的共識。希望能有更多的大陸學子早日赴臺求學,承擔起兩岸文化使者的角色,為兩岸青年一代的交流貢獻力量。

 

  3、拓寬兩岸高校合作的形式和內容。

 

  出於各方面的因素,在當前兩岸高校互動上,重“交流”,輕“合作”是我們不得不面臨的一個現實,熱熱鬧鬧的交流活動多,常規性的合作少;一般性的學術訪問多,基於長遠規劃的深度合作少。以大陸各高校承辦的各種兩岸學生聯誼活動為例,在大陸短期的參訪學習普遍給臺灣學生帶來了很大的震撼,引起他們渴望進一步了解大陸的意願。作為教育工作者,我們就必須思考如何能夠將這種渴望延續下去,將青年人的好奇心轉換為兩岸交流持續不斷的動力之源。科研領域,兩岸日常學術交流也許可以迸發出學者思想上的火花,而如何將這種思想的靈動轉變成兩岸學術界共有的智力資源,也逐漸成為兩岸教育管理者面臨的現實。

 

  為此,在兩岸高等教育交流過程中,應該進一步解放思想,以應對全球化挑戰,著眼中華民族發展的戰略高度看待兩岸高校交流與合作。建立長效合作機制,通過合作辦學、教師互派、聯合及合建科研機構,實現科研資訊、科研資源共用等手段,增加互動,增進了解,使兩岸學者和青年更好地吸收兩岸高校在傳統、多元、創新等方面的優勢與經驗,取長補短,成為兩岸間經濟與社會發展所需要的優秀人才。

 

  三、建議兩岸共同組建“海峽兩岸教育交流基金會”

 

  為了使兩岸高等教育能夠紮實、穩健、深入地開展下去,重新對兩岸關係的發展發揮牽引作用,兩岸教育交流需要一個長期、穩定和制度化的平臺,我認為,兩岸共同組建“海峽兩岸教育交流基金會”是一個必要和可行的方案。“基金會”的建立必將在以下方面産生發揮積極作用:

 

  1.“基金會”作為兩岸教育交流合作的共同平臺。組建由兩岸共同出資,具備實體意義的“海峽兩岸教育交流基金會”,作為兩岸教育交流合作長期、穩定和制度化的平臺,並由兩岸共同管理運作,必將為兩岸高等教育的交流與合作注入新的活力。

 

  2.“基金會”作為支援兩岸學者交流合作及兩岸高校聯合培養學生的平臺。“基金會”在成立之初可每年支援1000名學者到“對岸”合作交流3個月以上;每年支援1000名研究生到“對岸”聯合培養半年以上;每年支援1000名本科生到“對岸”交流學習一個學期以上;每年支援1000名中小學生到“對岸”短期交流;每年支援1000名學生參與的各類短期文化交流項目。以後隨著兩岸教育交流的深入,不斷擴大支援的規模。有了這樣指標性的目標,兩岸教育交流的數量和品質就會在短時間內産生一種質的飛躍。

 

  3.“基金會”作為兩岸教育高層交流與對話的平臺。通過組織論壇和研討會議、通過支援兩岸大學和中小學校長之間的交流互訪,推動兩岸校長之間的交流;通過組織教育高層論壇,建立兩岸高層教育對話與協商機制。實際上,隨著二十年來兩岸各界交流交往的不斷擴大,兩岸在很多領域都建立了民間性質的交流機構。依託這些平臺,兩岸業者和主管部門間通過及時溝通,解決了交流中面臨的問題,有力地推動了兩岸交流交往的發展。而組建“海峽兩岸教育交流基金會”也完全是順應交流形勢發展的重要舉措。

 

  4.“基金會”作為支援兩岸學者共同研究重大教育和文化課題的平臺。兩岸

 

  同屬骨肉同胞,共同的歷史、語言為兩岸文化教育交流奠定了堅實的基礎。然而,幾十年的政治對立隔絕,客觀上造成兩岸在政治制度、思維習慣、生活習俗等方面的差異,也使兩岸同胞在情感上有一定的隔膜。因此,兩岸教育界理應充當化解兩岸心理隔閡的先鋒,運用各自智慧,共同發揮中華文化精髓,從心理上不斷拉近兩岸同胞感情。

 

  比如,大陸已在海外啟動孔子學院建設,並在大陸建立了十多所漢語國際推廣基地。吉林大學牽頭建立的東北的基地剛剛獲得批准。作為中華文化的傳承者,臺灣在保存中華傳統文化方面具有獨到的優勢,如兩岸在漢語國際推廣方面能夠攜起手來,必産生強烈的補強效應,使孔子學院和其他漢語國際推廣事業不僅增加包容力和吸引力,更會成為兩岸精神紐帶的重要角色。再如,大陸高校正面臨新一輪體制改革和創新的考驗。作為大學校長,我們迫切希望能夠從臺灣高校學到經驗。同時,我們也不斷聽到臺灣各界要求臺灣高校進行體制改革創新的呼聲。兩岸校長聚首,往往有談不完的心裏話,都在大學如何應對全球化挑戰的問題上。基金會的建立將會使這樣的對話機制化,並可以就重大改革問題聯合進行課題研究,從而逐步為兩岸高校特別是重點高校探索出一條走向世界一流大學的道路。

 

  5.“基金會”作為支援兩岸合作前瞻性研究與探索的平臺。一年來,兩岸協商對話成果豐碩。未來,兩岸協商過程中,將會不斷遇到新問題、新情況。對此,兩岸高校、研究機構應該發揮兩岸大學與學者優勢,針對兩岸交流中面臨的重大戰略性和政策性問題開展前瞻性研究,在兩岸協商過程中發揮重要作用。

 

  最後,關於“大學的使命”,已有多種高論傳諸於媒體。在這裡我想説的是,我們海峽兩岸高校的使命可能更為艱巨、也更為偉大和光榮。這就是在為兩岸的經濟與社會發展培養更多專業人才的同時,還要為增進兩岸同胞互信發揮積極作用。在這一點上,兩岸高校能夠並且應該為兩岸學子的交流開拓更為廣闊的空間,成為連接兩岸人民的紐帶和橋梁。兩岸同胞血脈相連,骨肉相親。儘管長期的隔絕使兩岸在諸多方面存在差異,但兩岸各界應秉持求同存異的理念,體察珍惜彼此的同,理解尊重對方的異,攜手應對未來的挑戰。為兩岸同胞永遠的幸福與安定培養理解、互信的新一代青年,從而為兩岸同胞塑造一個更加美好的未來。

編輯:陳寧

相關新聞

圖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