字號:

【濰坊風箏網】風箏的娛樂健身

時間:2010-04-15 15:39   來源:濰坊風箏網

  風箏從隋唐開始,隨著造紙業的發達,紙糊風箏逐漸興起,人們用紙來製作風箏,取材容易,價值低,平民百姓玩得起。隋唐是中國封建社會的中興時代。它結束了自東漢末年以來中國近500年的分裂戰亂狀態,進入相對穩定的大統一時期。繁榮的經濟和安定的社會環境是風箏普及於民間的社會基礎。
   

  唐代的風箏,已成為年輕人的嬉耍物品。《全唐文》卷一五四楊譽《紙鳶賦》載:“相彼鳶矣,亦飛戾天,向把能爾,風之力嫣。余因稽于造物,知不得于自然,原其始也,謀及不童,徵諸哲匠,蔡倫造紙,公輸獻狀。理約蔑以體成,刷丹青而神王。”同書卷九五三唐榮《紙鳶賦》載:“代有遊童,樂事未工,……動息乎絲綸之際,行蔑乎掌握之中,”可見唐代兒童不僅能放風箏,而且還能製作風箏,風箏做為娛樂用品已比較普及。唐人路德延的《小兒詩》記述的幾十種兒童遊戲中,放風箏是其一,詩曰:“折竹裝泥燕,添絲放紙鳶。”當時的風箏不僅白天放,夜間也能放。唐朝趙昕編寫的《息燈鷂文》中,就記述過宮廷夜晚放風箏的故事。

  宋代,放風箏已成為流行於民間的娛樂活動和喜事的慶祝紀念活動。宋人週密的《武林舊事》就詳細記載過,每到清明時節,人們便背上飯食到效外放紙鳶,直到日暮方歸的情景:“少年郎競放紙鳶,以松勾引,相牽剪裁,以線絕者為負。”
 

  北宋末年畫家張擇端(濰坊市諸城人)的《清明上河圖》,是當時風俗畫中的代表作。這幅畫,描寫了清明節開封效外和市內的景象,是宋代城市經濟繁榮的寫照,是當時社會生活的真實記錄,其中就有放風箏的場景。宋蘇漢臣畫的《百子圖》裏,還詳細描寫了放風箏的動作和工具。
    

  由於風箏的普及,當時放風箏已成為一種技藝。逢廟會、集市、節日和遊戲時,都有人表演創作和放風箏。放風箏的人同雜技演員、雜劇演員被稱為“趕趁人”。南宋末,開始出現了以扎售風箏為業的手工藝人。
    

  放風箏既然是一種傳統的民間活動,就自然帶有濃厚的民俗色彩,並與各地農時相關,形成一種節令性的活動。從我國地理氣候來説,北方地區,一般自十月起,玩賞和製作售風箏者,逐漸活躍。由於新春天始到清明節前的三個月內,正是放風箏的好季節。這是因為北方這個季節風向最穩,適宜放風箏。過了清明季候風一來,黃沙滿天,放風箏就不適宜了,所以,所以清明節放風箏成了習俗。清明一過,農活漸忙,天空上幾乎連一隻風箏了看不到了。而在南方,如臺灣等地則習慣於重陽節前後(農曆九月九日)放風箏,當然在宮廷和紈绔子弟是,放風箏也就談不上什麼節令了。
    

  放風箏活動逐漸為人們喜愛,一個重要的原因是它與健身、養目關係極大,是一項有益的體育活動。宋李石《續博物志》載:“春日放鳶,引線而上,令小兒張口而視,可以泄內熱。”古人講究養身,入春後走出室外,到空氣清新之處,儘量多活動,這樣使得春氣之升有序,陽氣之增長有路,符合《內經》“春夏養陽”的大旨和“夜臥早起,廣步于庭,被發緩行”的要行。放風箏還能使人的眼睛得到較好的調節,對保護視力極為有益。在放風箏時多昂首遠視,綠地、藍天還可以防止、減輕近視眼。清人富察敦崇《燕京歲時記》中説,“風箏在天,以能清目。”就是這個道理。

編輯:徐維彬

相關新聞

圖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