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8月25日,臺灣“陸委會”主委吳釗燮在臺北宣佈,近日將成立“財團法人臺灣海峽兩岸觀光旅遊協會”,以利與大陸方面進行大陸居民來臺旅遊的溝通聯繫及磋商。圖為大批記者參加記者會。 中新社發 董會峰 攝
中新網8月29日電 日前,中國社會科學院臺灣研究所王建民研究員在接受中國華藝廣播公司《兩岸觀察家》訪問時表示,大陸民眾赴臺旅遊是兩岸經貿交流的一件大事,對兩岸經貿的民間往來有非常重要和積極的影響。
王建民表示,目前,大陸居民赴臺旅遊確實看到了一絲曙光:不僅大陸方面積極配合推動,臺灣方面在民眾的壓力和工商界的強烈期望下也採取了相應的比較務實的做法。現在,兩岸都成立了對口的旅遊交流機構,按現在的形勢發展下去,很有可能在今年下半年大陸民眾就有望實現到臺灣島內去旅遊。
王建民研究員認為,大陸民眾赴臺旅遊是兩岸經貿交流上的一件大事:就經濟層面來説,大陸民眾到臺灣旅遊所帶動的經濟效應和附屬效應是非常大的,在目前臺灣島內經濟不景氣,特別是島內的消費需求不足的情況下,這對於島內有效需求的帶動,或者對於臺灣經濟的增長會帶來很大的刺激作用。
另一方面,這也是兩岸民眾交流上的一個重要突破,會使大陸民眾真正能夠到自己的寶島上去看一看。只有通過大量的旅遊,大量的交流,才能增加兩岸民眾的相互信任和了解,在這一點上效應也是非常廣泛的。
與此同時,大陸民眾赴臺旅遊涉及的面很廣,必須有相關的配套措施,這就能帶動相關政策的開放,帶動有關兩岸經貿交流的其他領域的活動增加。例如過去説臺灣當局允許大陸民眾到島內購買房地産,可是大陸民眾都不方便去,怎麼購買房地産?如果可以去旅遊,對房地産可能就有幫助,對於其他的商務活動也有幫助。“這個大門一開,應該説對兩岸經貿的民間往來的影響是非常重要和積極的。”
王建民分析説,臺灣當局開放大陸民眾赴臺旅遊是在經濟發展的強烈需求下,不得不做的。特別是臺灣的行政部門,希望在兩岸經貿方面確實能做一些開放性的措施,來為臺灣經濟找到一條出路。但“最重要的,還是兩岸經貿發展大的趨勢迫使臺灣當局不得不一步一步地去開放。要不然,壓得越久,可能被動性更大,對各方面更不利。”
王建民研究員最後也強調:從兩岸關係及島內的形勢來看,臺灣行政部門確實希望能在兩岸方面能夠做一些務實的東西,能夠開放旅遊,另外在金融領域和直航都會有一些動作。現在,貨運包機和客運包機正一步一步的在實現和推動,而金融領域的交流與合作目前已經成為兩岸經貿發展中最核心的問題,臺灣當局也在對這個趨勢進行準備、研究和規劃。
而近年來,大陸對臺政策非常積極、非常務實,也非常靈活,它不受島內政局的干擾,不受島內政策的變化影響,一直在積極的推動和落實,成為對兩岸經貿發展的最重要的動力之一。“所以,未來兩岸經貿關係發展的趨勢還是比較樂觀的。”
(來源:中新網 作者:鄭永、姜峰)
編輯:輕晨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