各界評論
 
臺《遠見》雜誌:廈門漸成金門假日休閒後花園

  時間:2006-04-11 15:44    來源:     
 
 
  臺北消息:臺灣《遠見》雜誌四月號刊文指出,“小三通”實施五年來,金門最大的收穫是,從過去孤島邊陲,搖身成為廈門一日生活圈中重要的一環,“廈門會逐漸成為金門人假日休閒的後花園”,金門當地以及入籍金門的臺灣人,前往廈門的日常消費、觀光的金額,一年就高達新台幣三十億至四十億元。

     《遠見》的文章説,在臺灣隨處可見的“麥當勞”,卻對金門市場裹足不前,因為要維持一個門市的基本運作,最少要有九萬人次的消費規模,而且金門與臺灣間的物流配送更是問題。

     在金門街頭,數得出來的臺灣知名連鎖通路只有全家福鞋店、La new以及就近在漳州設立工廠的燦坤3C量販店,1999年進入金門的統一超商,目前在全縣設有七個門市。““一過了晚上八點,金門就只剩下7-ELEVEN能當成認路地標”,金門籍的消基會秘書長黃怡騰指出,金門在各種消費指針上,是遠遠落後臺灣本島的。

     但是小三通的開放,卻為金門人的生活消費找到出口。四十分鐘航程外的廈門中山路上,短短八百公尺筆直而乾淨的歐式街道上,就有春天百貨等數家小型百貨公司,整個商圈更有五家國際連鎖快餐餐廳,足浴桑拿、精品名店、美容美發、各式餐廳、KTV,甚至是高級夜店一應俱全,不到十分鐘的車程外,還有連臺灣都看不到的沃爾瑪超市。在金門技術學院就讀四年級的呂憶琳説:“廈門的消費娛樂一點也不遜於臺北的規模,唯一不同的是,這裡的花費只有臺北的四分之一。”

     消基會秘書長黃怡騰説,今年除夕夜,他與家人在廈門的高級餐廳裏圍爐過年,一桌新台幣3000元的排翅大餐,讓五個人撐到幾乎站不起來,放眼望去,餐廳裏超過三分之一都是金門的同鄉,“重點不是便宜,而是貪圖那份在臺灣已逐漸消失的中國年味。”

     金門縣政府交通旅遊局局長林振查指出,投資廈門的房地産市場,成為保守的金門人另一項生財之道。去年底廈門市政府非正式統計,金門人在廈門至少購置四千套以上的房地産,以每套新台幣二百五十萬元計算,金門最少有超過新台幣一百億元的資金,流往廈門投資。依據家戶比例的保守估計,金門每四個家庭,就有一戶在廈門購地置産,每十個金門居民,就有一個擁有人民幣帳戶。

     金門技術學院觀光管理系主任陳建民指出,二000年到廈門買房地産的人,現在身價最少翻了三番。臺北市金門縣同鄉會總幹事黃德全估計,到廈門買房子的實際人數,可能還遠超過官方數字的數倍之譜。 大世紀地産集團總經理黃應龍指出,比較起來,廈門有較為完整的都市規劃,廈門大橋、海滄大橋、興建中的翔安海底隧道,以及直通深圳、上海的高速公路,讓廈門近年的房地産市場極為熱絡,整體廈門的都市硬體發展已經達到臺北縣的平均標準,新建築甚至還超越臺北市的水準。


  (來源:中新社)

                          編輯:輕晨

 
編輯:system    
 
 
台灣網版權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