各界評論
 
大陸赴臺旅遊推動兩岸直航

  時間:2005-06-10 10:02    來源:     
 
 


  2001年,臺灣當局開始允許第三類大陸居民前往臺灣觀光旅遊。所謂第三類人是赴國外留學或旅居國外取得當地永久居留權的大陸民眾;2002年5月開始允許“第二類”人赴臺觀光,也就是赴國外旅遊或商務考察轉來臺灣地區的大陸民眾;而現在,臺海兩岸正在等待大陸赴臺旅遊的全面解禁 

  “日月潭是我國臺灣省最大的一個湖。它在臺中附近的高山上。那裏群山環繞,樹木茂盛,周圍有許多名勝古跡。”這是中國大陸小學語文的一篇課文《日月潭》中的一段,多數大陸民眾對臺灣的印象和憧憬,便是從這裡開始。 

  然而,海峽兩岸隔離半個多世紀以來,絕大多數的大陸民眾沒有機會到臺灣,一睹日月潭和阿里山的旖旎風光。 
  
  5月3日,在中國國民黨主席連戰剛剛結束對大陸的歷史性訪問之後,中共中央臺灣工作辦公室主任、國務院臺灣事務辦公室主任陳雲林代表中共中央和國務院宣佈,大陸有關方面將於近期全面開放大陸居民赴臺灣旅遊。
 
  至此,大陸民眾赴臺旅遊一事提上了議事日程。

業界期盼兩岸旅遊全面開放 

  5月20日,中國國家旅遊局新聞發言人張堅鐘錶示,大陸將有計劃、有步驟、循序漸進地組織遊客赴臺旅遊,希望臺灣方面儘快與大陸方進行磋商,簽署相關協議,在最早時間開放大陸居民赴臺旅遊。 

  對此,臺灣方面給予較正面的回應。臺灣“行政院長”謝長廷和“行政院大陸委員會主委”吳釗燮先後表示,有關開放大陸居民來臺觀光,臺方政策是朝全面開放規劃。但是,大陸赴臺人數目前仍需按照2001年底公佈的方案採取配額制,初期每日開放1000人來臺,然後循序漸進擴大開放規模。到臺灣觀光的大陸居民必須以“團進團出”為原則,在臺停留時間不得超過10天。 

  北京、上海、廣東以及河南等大陸省市的媒體和旅遊業者這幾天紛紛造勢,希望當地旅行社拿到更多到臺灣旅遊的名額。此前,大陸的旅行社無權組團前往臺灣。

  “我們一直在盼望能儘快、全面地落實大陸民眾赴臺參訪之事,一方面希望大陸普通民眾有一個合法的渠道前來臺灣看看,另一方面希望能以此帶動臺灣旅遊業的發展。”臺灣旅遊業經營者的聯合組織——臺灣“旅行商業同業公會全國聯合會”秘書長許高慶在接受《中國新聞週刊》採訪時這樣説。 

  2001年,在兩岸民眾的強烈呼籲下,臺灣當局開始允許大陸居民前往臺灣觀光旅遊,但卻制定了《大陸地區人民來臺從事觀光活動許可辦法》,將開放赴臺觀光分為三類,第一類是經香港、澳門來臺灣地區的大陸民眾;第二類是赴國外旅遊或商務考察轉來臺灣地區的大陸民眾;第三類是赴國外留學或旅居國外取得當地永久居留權的大陸民眾。臺方首先允許“第三類”大陸居民赴臺觀光;2002年5月開始允許“第二類”人赴臺觀光;而“第一類”人至今未在允許赴臺之列。 

  近幾年來,臺灣“旅行商業同業公會全國聯合會”一直向臺灣當局積極遊説,同時在非正式場合與大陸同行保持接觸,努力推動全面開放大陸人士來臺旅遊。 

  “在前幾年開放‘第三類’、‘第二類’人來臺旅遊的時候,我們都以為‘第一類’遊客也會很快就能放行了,沒想到此事一拖再拖,竟然就拖了那麼久。”許高慶説。 

大陸居民赴臺旅遊市場潛力巨大 

  目前大陸赴臺人士每年約有20萬人,主要是到臺灣進行商務和文化交流活動,其所需辦理的手續非常繁複。此外,大陸團隊到達臺灣後還受到諸多限制——在旅遊線路上只能參觀規定的一些景點;必須以“團進團出”的形式出入境,不能隨便脫離團隊私自活動(旅行社一般會安排一天的自由活動時間,如要探訪在臺親屬可事先提出脫隊申請);晚上11點後不能出行,一些團隊還要由導遊進行點名。 

  臺灣“旅行商業同業公會全國聯合會”秘書長許高慶指出,即使大陸來臺人數每天限制在1000人以內,即每年大陸來臺參訪人員為36萬人,這個數字對於臺灣旅遊業仍然非常可觀。今年,來臺旅遊的境外遊客預計為310萬,而36萬大陸游客來臺意味著來臺旅遊總人數將有超過10%的增長。此外,對比其他國家和地區遊客,一般大陸游客在臺停留時間較長(平均在7天以上),其消費能力也很強。因此,大陸游客無疑將給臺灣旅遊市場創造巨大産值。 

  在採訪中,中國旅行社總社市場部經理頓繼東表示,對大陸居民赴臺灣旅遊的客源表示看好。他認為,臺灣有豐富的旅遊資源,加上半個多世紀的阻隔使大陸民眾對臺灣有著特殊的感情和濃厚的興趣,因此,大陸赴臺旅遊客源應該不成問題。 

  據頓繼東介紹,中旅將根據兩岸旅遊交流的進度進行相關準備工作。目前,中旅正積極與臺灣旅行業界進行接洽和溝通,為將來正式開展赴臺旅遊業務物色合適的合作夥伴。在人事安排方面,中旅港澳部將可能改名為港澳臺部,增加赴臺旅遊業務。在旅遊線路編排方面,中旅考慮初期將以環島遊或者是觀光型的線路為主。根據初步策劃,大陸居民赴臺7日遊的費用估計在7000元人民幣左右,不包括在香港轉機時需要申請《臺灣入境許可證》的費用,而這筆費用大約在2000元人民幣左右。 

  臺灣東南旅行社海峽旅遊部負責人王先生透露,該旅行社目前每月接待的大陸團有10個左右,均為“第二類”和“第三類”的團組。目前,接待大陸游客的地陪費用一般是一天100美元左右,但將來更多的大陸游客來臺灣旅遊、市場進一步成熟以後,價錢將會逐漸降低。 

  而一個被市場分析普遍等待的降價空間是兩岸的直航,據市場分析,這將使北京赴臺灣旅遊團費將下降20%以上。所以一個更令人期待的利好是,大陸赴臺旅遊將推動兩岸早日實現直航。
  
兩岸旅遊交流的阻礙因素 

  儘管臺灣當局表示樂見大陸居民赴臺旅遊,但是,關於臺當局何時鳴槍放行,開放“第一類”大陸旅客赴臺旅遊,臺灣旅遊業界對此仍然心存憂慮。 

  中國國家旅遊據新聞發言人張堅鐘5月20日提出,兩岸應以春節臺商包機模式,亦即由民間旅遊團體來磋商大陸居民赴臺旅遊事宜。然而,臺灣“交通部長”林陵三、“行政院大陸委員會主委”吳釗燮等民進黨官員相繼表示,兩岸旅遊交流必須採取“官方對官方”的協商方式。 

  國民黨發言人張榮恭指出,民進黨當局這種立場完全不合當前兩岸關係現實,顯示當局沒有誠意接受大陸觀光客,甚至在和臺灣廣大服務業者的利益作對。 

  “我們現在都不想去作什麼預測了。期盼越多,失望越多。”當記者問及對臺灣當局開放大陸居民赴臺旅遊進程的預測,臺灣東南旅行社海峽旅遊部負責人王先生顯得有點悲觀。 

  相形之下,臺灣“旅行商業同業公會全國聯合會”秘書長許高慶較為樂觀。他認為,就連歷來對兩岸交流持否定意見的“副總統”呂秀蓮,此次對開放大陸居民赴臺旅遊事也沒有提出異議,而且“國安局”也沒有像以往那樣以“國家安全”為由提出反對,可見大陸赴臺旅遊進程目前所面臨的障礙因素正在減少。他表示相信,兩岸有關部門將能找到一個雙方可接受的折衷辦法,就大陸人士來臺旅遊事進行接洽和溝通。 

  兩岸旅遊業界人士同時也指出,即使兩岸就全面開放大陸居民赴臺旅遊事達成協定,要真正落實此事,兩岸仍有許多工作要做,其中一項重要的工作是通過共同協商,進一步完善兩岸旅遊的法規和配套措施。 

  據臺灣旅遊業界人士向《中國新聞週刊》反映,由於兩岸旅遊交流仍處在起步階段,有關政策法規和措施還不完善,使一些違規操作的旅遊企業甚至是國際“人蛇”集團有機可乘。 

  自從臺灣開放大陸居民來臺觀光訪問以來,共有73人在臺“跳機”(即私自脫團,在臺非法滯留),其中大部分人與“人蛇”集團有關,他們在臺灣非法滯留後,通過辦理臺灣假護照前往第三國。“跳機”現象給臺灣旅遊業界造成了極大困擾。 

  “將來,兩岸就旅遊問題進行磋商時,一定要把這些政策和細節擺在臺面上談,有關配套措施一定要進一步完善。”許高慶説。 

 
編輯:system    
 
 
台灣網版權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