各界評論
 
臺灣遊成行仍存變數 春季包機模式能否再立奇功?

  時間:2005-06-02 16:53    來源:     
 
 


  國際先驅導報記者郭雷報道  2005年的夏天,大陸旅遊界為“臺灣”這個詞而瘋狂。“我們覺得,在連宋訪問大陸之後,兩岸的來往只會越來越密切,開放旅遊指日可待。”5月24日,中國旅行社總社出境總部副總經理張先生很有信心地對《國際先驅導報》表示。中旅總社已經向一些老客戶發出了諮詢的表格,希望了解他們對臺灣旅遊産品的期待,同時也接受赴臺旅遊的預報名。一條總計十天的環島旅行線路,也基本設計成型。

  雖然國家旅遊局還沒有確定可以開展赴臺旅遊業務的旅行社名單,但是不少旅行社已經悄悄開始了和對岸同業的協商。從北京到廣州,旅行社紛紛報出了自己的路線設計和價格。

  但是,他們也可能在這個夏天收穫失望。

  臺當局堅持“政府對政府”

  雖然大陸和臺灣業界都表現積極,但是臺灣當局的態度仍然讓人心生疑惑。先後發出不同的資訊。“行政院長”謝長廷表示“基本歡迎”。但主管大陸事務的臺灣“行政院陸委會”主委吳釗燮堅持,要完全解除大陸居民赴臺限制須經兩岸官方協商,並提出“不能完全比照”春節包機模式。

  這讓人回憶起5月初,開放赴臺旅遊剛剛開始討論時,香港時事評論員邱震海曾悲觀認為,民進黨政府的敏感態度,臺灣本身的安全考慮都是阻礙因素:“根據目前的態勢來看,我個人傾向於沒有實現的可能。”

  5月20日,中國旅遊局根據“開放大陸居民赴臺旅遊三原則”(開放大陸居民赴臺旅遊是兩岸中國人之間的事情;組織大陸居民赴臺旅遊將有計劃、有步驟、循序漸進地開展;大陸旅遊業界將與臺灣旅遊業界及相關各界人士相互協作,積極推動大陸居民赴臺旅遊早日實現)表示,希望臺灣當局儘快授權島內民間機構與大陸磋商。

  22日,旅遊局官員在接受香港一家電臺訪問時,表示接受臺灣觀光局官員以民間身份參與磋商。吳釗燮隨後暗示可以接受這一較有彈性的做法,“無論用什麼名義,都不能改變我方上談判桌的是民航局局長”。但“陸委會”副主委兼發言人遊盈隆後來仍然表示,“兩岸必須以雙方政府同意的方式進行會談”,並指大陸方面堅持與民間組織談,“象徵中方缺乏誠意”。吳釗燮也説,如果大陸堅持“一中原則”,“代表他們還沒有準備好”。

  至記者發稿時止,“陸委會”也沒有聯繫臺灣“觀光局”確認與大陸協商的人員。到上海聯繫的臺灣省休閒旅遊協會總幹事張臺生則説,兩岸要坐下來協商關於推動中國居民赴臺旅遊,必須有協商基礎。由於兩岸立場還不一致,目前很難談相關細節與具體實施方案。

  臺灣問題專家、社科院臺灣研究所彭維學對《國際先驅導報》分析,春節包機模式是否可以在這次再立奇功,雙方以什麼名義和雙方開始談判,已經成為赴臺旅遊最終是否能夠成行最大的變數。
 

 
編輯:system    
 
 
台灣網版權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