各界評論
 
臺報社評:吸引大陸觀光客 臺灣不能錯過這一次

  時間:2005-06-02 16:51    來源:     
 
 

 
  臺北市議員昨天公佈了大陸觀光客來臺,對臺北市的十大最愛,分別是:“國父”紀念館、故宮博物院、101大樓、國民黨中央黨部、“總統府”、忠烈祠、夜市、陽明山、士林官邸、中正紀念堂等。當然,這只是臺北市,如果把全臺灣風景區都包括在內,可能阿里山、日月潭、太魯閣會名列前茅。

  關鍵不是排名,而是帶來多少商機。統計顯示,每一位大陸觀光客的消費力約三萬八千元。以現在每年三萬人計,約有十二億元。但這不包括所謂“大款”的消費者。這種消費者可以出手買下十幾個名牌、紀念品、珠寶等等。大陸觀光客的高消費能力,已經讓世界各地的觀光城市震驚。巴黎的名牌精品店特地找出精通中文的店員,以服務這種即將取代日本人的買家;維也納的觀光導覽增加中文。靠觀光業維持經濟的法國,還由觀光局長領銜,帶著羅浮宮負責人、各種名牌精品老闆、酒莊老闆,到北京、上海去招商,希望今年中國大陸的觀光客可以突破一百萬(2004年大陸觀光客到巴黎約有五十萬),增加停留時間。每多停一天,就多賺一天的錢。

  就算大陸觀光客來臺的消費力只有三萬八千元台幣,遠遠不如巴黎那種高消費城市,只要算一算如果臺灣的大陸觀光客有巴黎的一半,以三十萬人,那是什麼景象呢?至少會有一百二十億元收入。而如果到達巴黎期望的百萬人,那至少就是四百億元。並且這只是觀光利益的起點。還不包括夜市、購物、精品、紀念品等的消費。

  這是何等驚人的利益!更重要的是:它不是像高科技産業,只嘉惠了少數産業和少數人,而是由全民一起分享的利益。這一點只要看看日月潭、阿里山、陽明山等週邊的産業,包括紀念品專賣店、茶葉店、農特産品店等的生意如何轉變,他們都已經兼收人民幣,就知道這是一個新興的大市場。而週邊的農民、手工業者、傳統工藝製作公司、餐廳、店家等,都是獲利者。

  利益如此之大,政府為什麼不敢大步開放?臺灣會因此失去什麼嗎?

  政府所持的理由是怕大陸觀光客跳機,變成“偷渡客”。然而,這一點恰恰是最不需要憂心的。因為只要政府對辦理大陸觀光客的臺灣旅行社課以監督責任,要求他們團進團出,就可以有效管理。或説,怕大陸觀光客變成特務。然而這根本是大外行話。因為全世界沒有任何一個國家會用短期停留觀光客來當特務的。要是特務,早已進行長期潛伏、密布關係了。

  關鍵是心態。法國的心態是要吸收觀光客,連觀光局長都出面去招商。如果臺灣有意發展,甚至不必等在野黨去大陸商談,早就該由政府編列預算,由“觀光局”去大陸辦觀光展了。

  政府老是希望能吸引日本觀光客、歐美觀光客,但能提出來吸引人的,不外是南島文化、原住民文化。但實際情況是:臺灣原住民文化早已變質,加上環境變遷,土石流嚴重,南島文化的原味,遠遠不如東南亞,費用又比東南亞高許多,根本無法吸引美日觀光客。現在,唯一的機會,是大陸觀光客。如果政府還不願意利用這一次機會,好好賺大陸觀光客的錢,那是用政治扭曲商業,根本違背臺灣大多數民眾的利益。

  轉換心態,向法國觀光局學習,好好發揮臺灣在兩岸關係中的優勢,觀光業還有起死回生的機會。錯過這一次,臺灣還有下一次機會嗎?(摘自臺灣《中時晚報》社評)

 
編輯:system    
 
 
台灣網版權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