各界評論
 
大陸同胞何日遊臺灣 臺當局莫把旅遊政治化

  時間:2005-05-25 14:25    來源:     
 
 





 

本報記者吳亞明  石華
 
 
  5月20日,國家旅遊局召開記者會,宣佈開放大陸民眾赴臺旅遊,並表示大陸方面已經準備完畢,現在只等臺灣方面的民間旅遊機構,與大陸民間機構簽訂相關協議。臺灣行政當局對此表示“基本上歡迎”。大陸居民可以赴臺旅遊的日子一天天近了。

  大陸宣佈開放赴臺旅遊

  早在1979年,大陸發表《告臺灣同胞書》,就希望儘快開放大陸居民赴臺旅遊,但臺灣當局一直不配合。2001年底,臺灣當局通過《大陸地區人民來臺從事觀光活動許可辦法》,將大陸居民分成了三類:長期居住在大陸的人士為第一類;赴國外旅遊或商務考察的大陸人士為第二類;赴國外留學或旅居海外且取得永久居留權的大陸人士為第三類。臺灣當局先後允許“第三類”和“第二類”大陸居民赴臺觀光,但一直不開放“第一類居民”赴臺旅遊,使大部分大陸居民到臺灣旅遊的願望難以實現。去年,前往大陸的臺灣居民達到368萬人次,而大陸赴臺人員只有3萬人次。

  連宋大陸之行,在臺灣掀起了大陸熱,在大陸掀起了臺灣熱。大陸民眾赴臺灣旅行的心情比以往來得更加熱切。最近一段時間發生的事情,讓大家看到,由於大陸方面的積極努力,赴臺灣旅遊的日子一天比一天近了:中共中央總書記胡錦濤在與中國國民黨主席連戰、親民黨主席宋楚瑜會談時,都強調推動兩岸交流與往來。5月3日上午,中臺辦、國臺辦主任陳雲林在上海宣佈,大陸有關方面將於近期開放大陸居民赴臺灣旅遊。

  5月20日,國家旅遊局舉行記者會,就開放大陸居民赴臺灣旅遊的相關事宜做出説明,將之前的政策宣示具體化、實務化。在記者會上,國家旅遊局新聞發言人張堅鐘特別介紹了開放大陸居民赴臺旅遊的三原則:一、開放大陸居民赴臺旅遊是兩岸中國人之間的事情;二、組織大陸居民赴臺旅遊將有計劃、有步驟、循序漸進地開展;三、大陸旅遊業界將與臺灣旅遊業界及相關各界人士相互協作,積極推動大陸居民赴臺旅遊早日實現。

  旅遊可不是一件簡單的事情,比如組團社、地接社如何確定,具體的組團時間、接待遊客的數量等等這些事情,都需要兩岸協商。對此,張堅鐘錶示,“大陸方面已做好相關的準備工作”,希望臺灣方面按兩岸春節包機的談判模式,儘早啟動大陸居民赴臺旅遊的磋商工作。張堅鐘説,大陸方面已決定讓中國旅遊協會牽頭,希望臺灣方面也可以

  由民間的旅遊機構代表,與大陸方面商談有關事宜。




人民網記者寶島紀行
 
  去臺灣看看是一輩子的心願

  中國旅行社總社的頓繼東先生在接受本報記者採訪時表示,經過幾十年的阻隔之後,大陸人民對寶島臺灣有種神秘感,好奇心理很強,已有不少北京市民打來電話詢問臺灣遊何時成行,具體價格和線路的安排等。有人還在電話中激動地表示,看看祖國的寶島臺灣,是他一輩子的願望,他一定要去看看日月潭、阿里山。

  目前,不少旅行社都推出了臺灣遊線路,有的甚至列出了旅遊報價。頓繼東介紹,中旅目前正在開發臺灣遊的旅行線路,了解當地航班、酒店、景點價格等資訊,與當地旅行社進行接觸,以便簽訂合作協議。據估計,10天9夜的赴臺長線遊價格將在1萬元人民幣左右。

  臺灣當局初步反應積極

  大陸表示將開放居民赴臺觀光後,臺灣“行政院長”謝長廷當天表示,“基本上我們歡迎”,但要做配套措施,未來每天開放1000人,最長停留10天。臺北市議會副議長李新表示,大陸開放對臺旅遊是兩岸人民的大事,對臺灣經濟和兩岸人民的感情交流大有裨益,對臺灣航空、餐飲、交通和旅館業都是大大的好消息。

  不過,臺當局並沒拿出配套措施,一些政要的態度也有所保留。臺灣“交通部長”林陵三就稱,大陸單方面召開記者會做出宣佈不能算數,應該有正式的公文來函。21日,臺“陸委會主委”吳釗燮稱,要實現“第一類”大陸旅客到臺觀光,“關鍵在兩岸應協商,做好相關安排,協商須由雙方政府或以雙方政府同意的方式進行”。他還稱,“不能完全比照”今年臺商春節包機形式處理這件事,因為赴臺旅遊牽涉層面更廣,“複雜度更高”。他還潑冷水説:“大陸似乎沒有準備好要與臺灣官方協商的樣子。”

  島內旅遊業也做好了準備

  相比之下,臺灣民眾的反應則要積極得多。臺北股市率先做出反應,20日開盤10分鐘後,觀光類股全部漲停板,類股指數創下5年來新高,成為最搶眼的股票。自4月以來,臺北觀光類股的漲幅已超過兩成。

  臺灣的旅行業者都非常興奮,紛紛表示“等了很久了”,早就準備好迎接大陸赴臺觀光的人潮了。臺灣安順旅行社董事長林維揚認為,開放大陸游客到臺灣最大的好處是,能大幅刺激臺灣的地方觀光産業,因為臺灣現有的主要客源,包括日本、港澳和東南亞各地旅遊團,旅遊目的地都集中在臺北和高雄等大城市,使臺灣的地方觀光産業提不上來。“大陸客不一樣,他們最熟悉的不是臺北或高雄,而是阿里山、日月潭,一定會首選這些地方景點。絕大多數人可能一生就只有這麼一次機會看臺灣,會更希望進行環島遊,一次看個遍,對帶動地方觀光産業將産生重大影響。”有報道稱,日月潭附近的商販,已經開始接受民眾用人民幣購物。

  根據臺灣旅遊業者統計,大陸民眾的消費能力相當好,喜歡買臺灣高檔烏龍茶,還有東臺灣花蓮的珠寶礦石,以及臺北101購物中心、京華城名店街的高檔名牌商品。臺北市旅行商業同業公會理事長曾盛海説,現在臺灣有2500多家旅遊企業,其中300多家已經做好接待大陸游客的準備。至於遊客量,現在考慮到有總流量限制,每年可能是36.5萬人,即每天1000人。這將給臺灣至少帶來每年100億元人民幣的收入。曾盛海介紹説,臺灣旅遊業在軟、硬體方面做了很多準備工作,比如加強了旅館建設、風景區基礎設施建設,還培訓了一大批普通話解説員。

  莫把旅遊政治化

  不過,大陸居民到臺灣旅遊仍面臨許多限制和困難。據記者了解,按照島內目前的規定,大陸居民赴臺旅遊需由旅行社組團辦理,以“團進團出”為原則,辦理證件很麻煩,需要填寫入臺申請表,包括個人的詳細資料,待臺灣相關部門審批,拿到臺灣寄來的“臺灣地區出入境許可證副本”之後才能出行,在香港機場轉機時還必須拿到由臺灣中華旅行社發放的正本,作為證件入臺。

  林維揚先生認為,手續的麻煩還在其次,最大的障礙是當局怎麼以“平常心”來看待“旅遊業”,“尊重遊客遊玩的權利和自由”,而不是一味只把旅遊政治化。他舉例説,臺灣當局對大陸團的行程有嚴格規定,除了不準參訪軍事單位和科學園區外,每個大陸團只能有1/5的人脫隊、1/5的時間自由活動;而脫隊或者自由活動期間做些什麼、見過什麼人,都得事先一一向“內政部警政署”通報請準。這意味著大陸游客要進行任何行程之外的活動,哪怕只是見見朋友或者參觀電腦展,都是不允許的。沒有人會喜歡以這種方式來旅遊,旅行社規劃行程時也特別麻煩。所以真的希望“臺灣當局以平常心對待大陸游客,別把人人都當成政治犯”。

  

 

 

 
編輯:system    
 
 
台灣網版權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