河北省第三屆道德模範候選人名單及簡要事跡公示

時間:2011-08-29 14:40   來源:《河北日報》
  經自下而上的層層評選推薦,省道德模範評選推薦活動組委會評審,現就我省第三屆道德模範和推薦參加第三屆全國道德模範評選的候選人名單進行公示,公示期一週,聯繫單位:省道德模範評選推薦活動組委會辦公室。聯繫電話:87907727。

  一、助人為樂模範

  1、鮑守坤,男,1970年出生,中共黨員,承德鋼鐵集團有限公司運輸部車輛段列檢工。

  鮑守坤熱心社會公益,長期堅持無償獻血,自1999年3月首次獻血以來,截至2011年2月,年僅40歲的鮑守坤在12年時間中無償捐獻機採血小板148人份,位列河北省和全國第一名。個人獻血總量達到113800毫升,相當於28個成年人的血液量總和,以200毫升為一個治療單位,可以救助500多個危重病人,位居河北省第一名,全國第五名。鮑守坤不但自身熱衷無償獻血,還經常參加義務獻血大型宣傳活動,申請成立了“承德市無償獻血志願者協會”。

  他的事跡被寫入河北省實驗小學教科書,他獲得了全國無償獻血奉獻金獎、無償獻血特別促進獎、“全國百名優秀青年志願者”等榮譽稱號。

  2、王文忠,男,1962年4月出生,中共黨員,衡水市棗強縣大營鎮芍藥村黨支部書記。

  王文忠帶領群眾創建了芍藥村裘皮服裝合作社、無公害蔬菜大棚合作社、林下生態養雞合作社,自己出資418萬元對芍藥村進行了街道硬化和環境綠化,興建了學校、村民活動中心和醫療中心,“512”汶川特大地震發生後,王文忠組織“芍藥村抗震救災聯隊”趕赴災區實施救援,出資36萬元為災區人民購買急需救災物資,個人交納“特殊黨費”10萬元。2010年玉樹地震發生的當天,王文忠率領芍藥村18名黨員、帶著30萬元的物資支援災區。幾年來,王文忠先後捐資超過千萬元。

  王文忠榮獲河北省“優秀共産黨員”、“抗震救災優秀共産黨員”等榮譽稱號。

  二、見義勇為模範

  1、谷岳潘,男,1978年1月出生,中共黨員,石家莊市新華集貿中心個體商戶。

  谷岳潘來石經商10多年,曾先後60余次勇鬥歹徒、搶險救火。2006年9月21日,谷岳潘赤手空拳與四名持刀搶劫歹徒搏鬥,並與隨後趕來的三名軍人一起制服了歹徒,並將歹徒送到派出所。2006年10月20日淩晨,離谷岳潘住處不遠的一家西服加工廠突然著火,他不顧生命危險,奮力救火,為工廠挽回了幾十萬元的經濟損失。2009年4月的一天,谷岳潘在市棉六公交汽車站附近發現一個小偷正在行竊,邊報警邊衝上去追小偷,受到20余名歹徒毆打,谷岳潘毫不畏懼,與隨後趕來的公安幹警一起抓住了四名歹徒。谷岳潘先後在秦皇島市、唐山市、葫蘆島市等地作報告160余場。據不完全統計,從2004年起,谷岳潘共接到求助電話千余次,他總是第一時間趕到,幫助解決。

  2009年,谷岳潘被授予全國見義勇為英雄、河北省見義勇為英雄稱號,2006至2008年連續三年榮獲河北省見義勇為標兵稱號。

  2、白寶海、鄭炳強黃驊228冰河救人群體。2010年2月28日(農曆正月十五)下午,天津港三公司張希強駕駛轎車同妻子、9歲的兒子等5人從山東樂陵老家返回工作單位。因轎車方向突然失控,滑入路邊五六十米寬的冰河裏,並漂到兩米多深的中央位置。途經此處的計程車司機白寶海,看到險情後,衣服都沒脫就直接跳進了水中。並與黃驊市檢察院幹警鄭炳強等路過幹部群眾一同將落入冰河的五人救起。白寶海和鄭炳強在稍微恢復之後,悄然離開了現場。此事,在當地産生了強烈反響,人人都被他們不怕犧牲、捨己救人、無私奉獻的英雄精神所感動。

  中央政治局常委李長春同志要求媒體要濃墨重彩宣傳英雄事跡。中宣部專門下發通知,要求中央11家重點媒體進行集中宣傳報道,弘揚英雄精神。由於事跡突出,白寶海、鄭炳強等同志榮獲全國見義勇為英雄、中國好人、河北省見義勇為英雄群體、河北省十大新聞人物等20多項榮譽稱號。

  三、誠實守信模範

  1、河北農業大學園藝係果樹93(01)班,河北農業大學學生李寶元病逝後,同學們作出了一個永遠的約定:“寶元的父母,我們得管!”15年來,同學們默默地從四面八方堅持給兩位老人寫信、匯款,多次到家中探望兩位老人,用最樸素的感情、最樸實的話語、最普通的方式,給了病逝同學父母生活下去的勇氣和力量,續寫了一個感人至深的人間真情故事。河北農業大學園藝係果樹93(01)班畢業生群體堅持15年默默資助病逝同學父母的感人事跡,經《光明日報》頭版頭條刊發長篇通訊《只為一個永遠的約定》首家報道後,中央、省市各級新聞媒體和人民網、新華網等數十家網站紛紛報道和轉載,在社會上引起強烈反響。

  中央政治局常委李長春同志對此專門作出批示,要求加大宣傳,中央政治局委員、中央書記處書記、中宣部部長劉雲山同志批示,河北農業大學的事跡感人,社會反響強烈,組織中央新聞媒體深入報道。

  2、王文彬,男,1926年12月出生,秦皇島市昌黎縣龍家店鎮汪上村村民。

  85歲的王文彬從22歲開始,始終恪守內心的承諾,就像珍視自己的生命一樣守護著村東頭的22座烈士墓。

  1948年6月24日,華北野戰軍第四旅奉命攻打昌黎城後封臺火車站,22歲的王文彬在配合戰士爬壕溝為前線送飯的過程中,親眼目睹了解放軍官兵壯烈犧牲的場景。他和鄉親們捐出自家的板櫃,含淚埋葬了這些戰士,還在每座墓前的木牌上刻下了烈士的英名。從此,這塊墓地就成了王文彬一生的牽掛。“王文彬對待烈士墓勝過自家的祖墳。”汪上村的鄉親們這樣説。1949年秋發大水,地處低窪的兩座墓被淹沒在洪水中。心急如焚的王文彬帶人在齊腰深的水中忙了一天,頂著雨將墳遷了出來。上世紀50年代末和“文革”期間,村裏曾兩次啟動平墳,都因王文彬的勸阻而作罷。他抖落著那張發黃的名單:“再缺地,咱也不能對不起烈士!”近幾年,個別人受利益驅使到墓旁挖沙取土,堅守現場的王文彬義正詞嚴:“你們要毀掉英烈的忠骨,就先拿走我這把老骨頭!”那些自覺理虧的人只好怏怏而退。

  王文彬63年如一日守護著22座烈士墓,他不厭其煩地向村裏的晚輩講述烈士的戰鬥故事,在他的帶動和感召下,每年的清明節,都有數以千計的村民和學生來墓地祭掃、獻花。他的事跡先後在《光明日報》、《河北日報》、《解放軍報》、《燕趙都市報》、《秦皇島日報》、《秦皇島晚報》、新華社、秦皇島電視臺相繼報道,他的事跡感動了成千上萬的人。

  四、敬業奉獻模範

  1、趙德平,男,66歲,中共黨員,廊坊市大廠評劇團演藝有限責任公司董事長。

  他始終堅持“二為”方向、“雙百”方針,帶領劇團白手起家,艱苦創業,把舞臺搭進了全國20多個省市的城市鄉村,把節目送進了全國億萬個家庭。

  1982年趙德平接手大廠評劇團時,全國範圍內戲曲發生大面積滑坡,演出沒市場、演員沒飯吃,劇團院落破敗不堪。他帶領全團自己動手,翻蓋起30多間練功房、辦公室,制定了“劇團以小型為主,演齣劇目以現代戲為主,服務對象以農民為主”的“三為主”辦團方針,進行了一系列改革。在他接手劇團的頭三年,他們下鄉演出750場,觀眾達80多萬人,純收入達到18萬元。1983年,劇團帶著趙德平創作的第一部大型現代諷刺喜劇《嫁不出去的姑娘》參加全省戲劇調演,獲劇目和演出雙優獎,同年3月3日到4月3日,他們應邀到北京彙報演出,在長安大戲院、吉祥戲院等大劇院演出31場,觀眾達4萬多人,得到中央領導和首都藝術界名流的充分肯定和讚揚,在北京一炮打響,成為全國文化戰線的一面旗幟。

  這些年來,他創作、創演的八台大戲和四十多個小品多次榮獲國家、省級大獎,《水墻》榮獲了中宣部“精神文明建設五個一工程獎”、“中國曹禺戲劇文學獎”、文化部“全國戲劇文華獎”,《半夜貓叫》、《隨禮》等小品獲得了“中國曹禺戲劇文學獎”、“文華新節目獎”等多項大獎,在他的帶領下,“大廠評劇團已經成為一個精品的高産地”。趙德平編寫製作戲劇和小品不下幾十部,演出近萬場,卻從未拿過一分提成,在他的影響和帶動下,劇團凝聚了“團結、奮鬥、無私、奉獻”的團魂,成為一個團結向上、特別能吃苦、特別能戰鬥的集體。

  2、孫彥榮,男,1958年6月出生,醫學學士,河北清河縣計劃生育服務站站長、黨總支書記。

  孫彥榮同志擔任清河縣計生服務站站長18年來,以站為家,默默奉獻,使瀕臨倒閉的計生服務站享譽全國,他創出的計生服務站“以事業帶産業,以産業促事業”的發展之路,被國家人口計生委譽為“人口計生站綜合改革的方向”;他一手構築的“大人口”服務鏈條,被國家人口計生委譽為“河北清河模式”,在全國加以推廣;孫彥榮親民、為民,自建站以來,累計為百姓減免各种醫療費用2000多萬元,自己先後為貧困患者墊付藥費達2萬多元。

  2003年孫彥榮獲全國計劃生育科技工作先進個人;2007年獲國務院批准享受政府特殊津貼;2008年獲全國五一勞動獎章。

  五、孝老愛親模範

  1、曹江,女,1988年4月出生,中共黨員,唐山市唐山師範學院數學與資訊科學系學生。

  曹江來自保定市淶源縣,父母離異後,父親杳無音訊,母親又半身不遂,生活不能自理,她和妹妹扛起了生活的重擔。考入大學後,曹江在學生黨支部工作中認真負責,積極參加黨員“一幫一”活動、黨員進宿舍等活動,所在支部獲得了校級優秀黨支部稱號。作為一名學習委員,曹江積極發揮模範帶頭作用,幫助多名學習落後學生取得了進步,所在班被評為校級優良學風班集體,2008-2010學年,她連續兩次獲得校級一等獎學金、國家勵志獎學金,多次獲得校級“學風建設先進個人”、“三好學生”等榮譽稱號。曹江在係學生會中擔任德育銀行行長,負責全係同學的德育成績測評工作,她敢於提出新思路、新看法,並盡全力嘗試實現預定目標。生活中曹江以身作則,由於母親常年疾病,她就在學校附近租了一間平房以照顧生活不能自理的母親,半工半讀,雖然學習生活忙碌,但她總是樂觀向上。

  在校期間,先後獲得了“感動河北十大孝星人物”、“第三屆唐山市道德模範”、“全國大學生自強之星”等榮譽稱號。中央電視臺新聞頻道,河北電視臺經濟頻道,燕趙都市報,唐山電視臺對她的事跡進行了報道,環球時報英文版,河北日報,唐山晚報也先後報道了她的事跡,新華網等多家網站轉載她的事跡。

  2、班銀城,男,1980年10月出生,河北香道食品有限公司職工。

  班銀城父親早逝,兄妹四人在母親含辛茹苦的呵護下艱難生存,13歲時,生活中遮風擋雨的母親在回娘家的途中走失。兄妹的生活更加艱難,姐姐自小寄養在外村難以自顧,哥哥為了養家在外打工,本身還是孩子的他還要照顧妹妹。年幼的兄妹開始尋找母親,這一找就是十七年。十七年,班銀城為了尋找母親走街串巷,徒步四省近千個村莊。他進了一些針頭線腦和一些小卡子等生活用品,一邊挑著擔子在偏僻的山區村莊中做買賣,一邊打聽母親的下落。功夫不負有心人,2010年7月6日17時許,班銀城在石家莊市平山縣孟家莊鎮一個名叫黃家灣的村莊找到了一位老人,經詢問證實她就是自己多年來一直在尋找的母親———賈書梅!他的執著感動了鄉親,感動了社會。

  2010年,班銀城被評為“感動河北”十大年度人物。
編輯:王新妍

相關新聞

圖片

本網快訊

熱點新聞

奇聞趣事

兩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