8月29日,首都文明辦舉辦“學習道德模範大家談”筆會,邀請知名專家學者參加,結合學習宣傳道德模範,就弘揚助人為樂、見義勇為、誠實守信、敬業奉獻、孝老愛親五種價值觀念進行理論解讀和闡釋。
遼寧省文明辦通過“鞍鋼郭明義”的微博,引導廣大網民深入了解第三屆全國道德模範候選人事跡,促進互動交流,增強道德模範學習宣傳效果。同時,放映和排演郭明義同名電影及話劇。
一場場活動,一項項舉措,與兩年一度的全國道德模範評選表彰活動一起,提供了展現社會主義核心價值體系建設豐碩成果的生動素材。
評選活動激發道德力量
“90後最美大學生”田強義捐骨髓;“彪悍搶修哥”劉躍青裸身跳臭水溝修電纜;17歲“最美姑娘”葉霄雯火場勇救老人;“最美女孩”余書華搶救溺水老人……繼網民追捧杭州徒手接救墜樓女童的“最美媽媽”吳菊萍之後,近一段時間以來,又有大量民眾通過網上發帖、部落格、微博、播客、QQ群等方式,發現推介日常生活中的“草根”善舉,通過民間輿論“捧紅”了一批道德建設明星。
在第三屆全國道德模範評選表彰活動拉開帷幕以來,這種各地群眾自發尋找道德榜樣、推舉道德“明星”的現象蔚然成風,引人注目。
“溫暖就在身邊,感動常駐心間。”“萬名公眾代表”、雲南省德宏電視臺常務副臺長楊艷深有感觸地説,無論是平凡崗位上的奉獻,還是素不相識的幫助;無論是相濡以沫的相守,還是幾十年如一日的堅持,道德模範們用實際行動詮釋著為人做事的準則。
“道德模範是中國的脊梁,是民族的靈魂,是優秀道德文化的踐行者。我們要向他們學習,始終懷有一顆追求真善美的心,切實行動起來,讓生活更加和諧美好。”網友汪東曉在中國文明網開設的全國道德模範評選專題中如此留言。
54名第三屆全國道德模範的名單即將正式揭曉。在這些道德楷模的感召下,億萬群眾中正激發出無窮的道德力量。崇德尚善,將成為新時期良好的社會道德風向標,並續寫我國優秀傳統道德文化的新篇章。(記者 趙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