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圖片來源:北京日報
吉祥字兒
“福”字兒不該倒貼
對聯兒、斗方兒、春條兒、福字兒,都是屬於書寫的吉祥符號。直到今天,貼春聯、貼福字,還在人們的春節習俗中被廣泛使用。
春聯,起源於桃符。據説“桃符”是周代懸挂在大門兩旁的長方形桃木板,桃木板上書“神荼”、“鬱壘”二神,也是為了避鬼的意思。五代時,後蜀主孟昶令學士章遜在桃木板上題寫聯語:“新年納余慶,嘉節號長春”,這便是我國的第一副春聯。
到了明代,桃符改稱“春聯”。據説朱元璋提倡公卿士庶家門口都書寫春聯,並親自微服出宮察看。他經過一戶人家,見門上不曾貼春聯,便去詢問,知道這是一家閹豬的,還未請人代寫。朱元璋就特地為那閹豬人寫了“雙手劈開生死路,一刀割斷是非根”的春聯。
現在有些人喜歡在家中倒貼“福”字,借諧音表達“福到了”的意思。關於這個習俗有兩種傳説,一種説法是來自明朝的馬皇后,一種説法是來自清朝的慈禧太后。後一種傳説的故事是:有一個不識字的小太監在乾清宮把福字貼倒了,慈禧看了大怒,當時就要殺了這個小太監。大太監李蓮英急中生智,趕緊跪下來向慈禧求情:“老佛爺您看,福都到乾清宮了。”經過這麼一解釋,慈禧才轉怒為喜。這件事流傳到民間,就有了倒貼福字的做法。但王作輯説,故宮裏的福字,沒有一個是倒的,這是不允許的。倒貼福字其實是一種錯誤的做法,因為“倒”和“到”是意義截然相反的兩個字,倒貼福字等於是把福倒掉了。
實際上,倒貼福字只有在兩個地方允許,就是在水桶上和垃圾箱上,因為它們都要傾覆使用,正好把倒貼的福字正了過來。
過年寫的吉祥字兒還有斗方兒和春條兒。斗方兒就是四個字的組合字,常見的有“招財進寶”、“日進鬥金”、“肥豬拱門”等等。而春條兒也屬於春聯兒的一種,但只有一條。比如在床頭對面的地方一定要寫上四個字“抬頭見喜”。春條兒的貼法一定要斜著貼,斜的方向一定要衝著屋裏,絕不能衝著門口,否則喜就要被帶走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