學生在課堂上學習縫紉技術 馬學玲攝
與中國大部地區孩子誓考入重點高中不同,河南新縣越來越多十七八歲的孩子選擇了另一條道路——初中畢業後直接進入職業院校學習技能,通過涉外勞務輸出機構實現自己的出國夢。
第九屆“網上看河南”南線采風團28日奔赴河南新縣展開採訪,在這個因涉外勞務輸出而出名的“將軍縣”裏,記者發現了貧困地區90後就業觀念的悄然變化。
貧困孩子的出國夢:最想去韓國 回國後想辦食品企業
記者抵達信陽涉外職業技術學院時,正巧趕上孩子們在室外體能訓練,他們隊列整齊,在統一的密碼下做俯臥撐等體能訓練項目。
邱樹英是一名來自該縣吳陳河鎮的17歲女孩,大約一個多月前來到這裡學習,她告訴記者,自己家庭比較貧困,父親常年外出打工,母親在家幹農活,哥哥在武漢打工。
邱樹英説,自己初三畢業後就來到這裡學技術。當問及她對未來有什麼打算時,17歲的小女孩充滿信心的告訴記者,在這裡學習完後準備去韓國,兩三年後將回國發展,最想創辦一家食品企業。
回國勞務人員“反哺”家鄉:累計投資已逾5億元
邱樹英説,很多孩子初三畢業後選擇來這裡學習技術。學習一年技術後,第二年將赴浙江、上海等地進工廠實習,第三年便出國務工。
河南省新縣縣長楊明忠稱,一些通過在外務工學到先進技術的農民,開始返回家鄉投資興業。目前新縣回國勞務人員累計投資逾5億元,創辦建築、建材、裝潢以及開辦日韓風格酒店、農家飯店等積極實體達3000多家,發展大棚蔬菜2300畝,花卉苗木基地32個,農業生態園區25個,規模養殖場68個,帶動5700多名農村富餘勞動力就業。
據介紹,該校成立於1984年,前身是新縣外派勞務培訓中心,1999年獲得外派勞務培訓資質,今年3月獲批籌建信陽涉外職業技術學院。學院開設有縫紉、電焊、建築、木工等實習車間5個,擁有校外實訓基地13個。截止目前,該校已累計向韓國、日本、新加坡、香港等20多個國家和地區輸送1.5萬名合格勞工人員。
90後就業觀念轉變或存現實困境:緩兵之計還是救命之本?
當問及不上高中會不會對自己以後的發展有影響時,17歲的邱樹英非常淡然的説:“應該不會吧”。
對此,該校校長表示,“這裡學習的孩子們動手能力都非常強,最關鍵的是孩子們對未來充滿信心。
記者隨後採訪了隨行的司機師傅,他表示,“現在的孩子能有這種意識,相當不錯”。
放棄讀高中直接進入職業技術學院學習技術,然後出國掙錢,再然後回國回家鄉創辦企業——顯然,這已是這裡孩子對未來最具把控的籌劃,對此,他們對人生充滿自信與憧憬。
坦然自信的90後選擇學技術,應是社會一種可喜的進步。然而,喜過之餘,我們定當深深一思,拋開高學歷所能帶來的榮譽及社會認可等附加值,初中學歷的創業者,其創業之路該當如何走,能走多遠?這應該是一個宏大的社會命題。 (馬學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