民族運動會上的“最可愛的人”

時間:2011-09-19 09:50   來源:中新網
  在第九屆全國少數民族傳統體育運動會上,有這樣一群人讓人久久回味:汗水已經濕透衣衫卻依然為迷路的客人指明方向;淩晨6點當將最後一批垃圾運出運動場才拖著疲憊的身影回去休息;在激烈的賽場邊頂著炙熱的陽光一站就是一天……

  他們的名字叫“志願者”。

  從9月1日起到9月18日,1.5名賽會志願者和5萬名城市誌願者成為賽場內外最亮麗的一道風景。共青團貴州省委副書記馬雷告訴記者:“第九屆民族運動會志願者工作最早于2010年11月就已啟動,到現在已經有10個多月的時間,這期間我們有汗水也有歡笑。”

  貴陽學院大三學生曾國自從今年3月開始,作為青年志願者協會的一份子,他加入到民族運動會的相關工作中來,接觸到的是和自己的專業完全不同的東西,在將近半年的時間裏,他的體重從110斤降到103斤,因為長時間飲食不規律,還患上了胃病。曾國説:“我覺得不光是我服務民族運動會,民族運動會也讓我收穫很多。”

  “原以為站在這裡就能給貴州長臉了,現在才發現根本不是這麼一回事。”站在民族運動會新聞中心前“微笑小屋”的城市誌願者秦新説,“每天12個小時的工作,説不累那是騙人的,可是心裏卻很充實,因為這最能鍛鍊人。”從9月5日久開始上崗的秦新每天都要接待100多人的諮詢,甚至同一個問題就能回答十多遍。

  在秦新的想像中,帶著微笑站在“微笑小屋”志願服務站裏,會不斷地有人來詢問比賽場館、了解賽事的最新資訊,或者有人來問路、問貴陽哪好玩、哪兒有特色小吃,“還有人誇貴州姑娘熱情好客什麼的”。

  “我要給志願者打100分,我感謝他們為我們導演組做出的一切貢獻!”開幕式執行導演董學海告訴記者。服務開幕式的4000名志願者每天清晨趕往奧體中心,大量的時間是在現場等待工作指令。9月2日到9月10日的9天時間裏,他們每頓正餐都是1個麵包、1根火腿腸、1個雞蛋、1瓶水,淩晨1點才能返回學校,每一個人都在透支體力。

  在民族運動會賽場內外,有一位身著志願者服裝的老人吸引了眾多人的目光。這是一位“特殊志願者”,王世彥,76歲,來自河南。是一位資深民族運動會志願者,曾騎著自行車到寧夏參加第七屆少數民族運動會,而在上一屆廣州少數民族運動會中,他已成年齡最大的志願者。

  團省委副書記馬雷的另一個身份就是第九屆全國少數民族傳統體育運動會籌委會志願者工作部第一副主任。他告訴記者:“像王世彥老先生這樣的志願者有很多,本屆志願者有很多來自於省外。像西南民族大學就有10名志願者到110接警中心提供少數民族語言翻譯,他們最小的才只有19歲。”

  來自廣東的揭建國是一名“特殊志願者”,他還有一個身份就是共青團廣東省委的交流幹部。“真的沒有想到貴州是這樣的美麗,這樣的淳樸”揭建國説,“我負責的是高教和板鞋項目的志願者工作,每天所有的學生都8點鐘準時到崗,沒有一個人喊苦。印象最深的就是負責搬運器材的2名男同學,重達幾十斤的設備每天都要搬好幾趟。”

  志願者劉曉雪則是一名默默無聞的攝影志願者,她是貴州師範大學攝影專業的大三學生。劉曉雪告訴記者,幾萬名志願者中,僅有10名攝影志願者,他們的工作是用手中的鏡頭記錄其他志願者的工作點滴,捕捉賽場上的精彩瞬間。他們幾乎沒有機會接觸運動員和觀眾,是名副其實的幕後工作者。 “但無論是在臺前還是幕後,我們都一樣珍惜身上的這套志願者服裝,能夠宣傳貴州,為大家服務,就是我們的榮幸。”劉曉雪説。

  “本屆運動會的志願者90%以上都是90後,在他們身上志願精神完美的展現和傳承開來,奉獻成為工作的唯一主題,他們就是民族運動會最可愛的人。”馬雷説。

編輯:郜利敏

相關新聞

圖片

本網快訊

熱點新聞

奇聞趣事

兩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