有一種失敗可以稱做勝利

時間:2011-08-18 11:20   來源:深圳新聞網-深圳晚報

  “最重要的是參與,而不是取勝,正如生活中最重要的不是成功,而是鬥爭,不是征服,而是努力奮鬥。”這是現代奧林匹克之父顧拜旦的名言。歲月悠悠,精神長存,深圳大運會賽場,來自全世界各地的健兒們,正以自己的行動踐行著顧拜旦當年所暢想的美好景象。

  女子萬米比賽,肯亞選手羅斯在“沒有對手”的情況下跑完最後三圈,倒數第二的選手比她快了整整6分鐘,金牌得主比她快了14分鐘;

  女子100米預賽,跑至約60米處,法國選手艾米麗突然受傷倒地,在全場觀眾目光的注視下,她掙扎著爬起來,拖著傷腿用盡渾身力氣跑完了全程,短短的100米賽程,用了42秒55,而她的平時最好成績是11秒38;

  男排小組賽最後一戰,在已經提前出局的情況下,0比2落後的中國男排,與瑞士隊的苦戰堅持到了第四局,終以1比3輸給對手……

  他們不是傳統意義的成功者,但卻贏得了所有人的尊敬,為他們加油的掌聲和歡呼聲響徹賽場,媒體也給予濃墨重彩的報道競技體育之所以牽動億萬人心,並不僅僅在於勝負本身,更在於勝負背後蘊藏著的重在參與、挑戰自我、頑強拼搏、永不言敗的體育精神。

  深圳大運會,共有來自全世界152個代表團的近8000名選手前來參賽,而最終只能産生306枚金牌,這就意味著絕大多數的運動員都無法站在領獎臺上。那些顯然無法爭金奪銀、註定只能成為陪襯的運動員為何而來?為了參與盛會,為了享受體育和大運會所帶來的快樂、激情!

  深圳大運會,既有如中國、美國、俄羅斯、日本這些參賽選手眾多的超級代表團,也不乏如阿富汗、蓋亞那和約旦這樣只有一人參賽的微型代表團。這些微型代表團勢單力薄,或許只能“陪太子讀書”;但自從踏上深圳大運賽場的那一刻起,他們就已經是贏家。

  成功與成績乃至與金牌直接畫上等號,這既是對競技體育的誤讀,更是對競技體育的異化。長期以來,中國的競技體育,似乎只有一個意義:一切為了獎牌,一切為了勝利。“也因此,形成了贏家通吃的殘酷規則,拿了金牌,成為人上人,而其餘人,通通變成了失敗者,包括亞軍在內,只配享受殘羹剩飯。”(學者許紀霖語)

  當體育被徹底異化為“金牌至上”、被異化為勞民傷財的面子工程,便像失去方向、在黑夜裏疾速行駛的高鐵,車毀人亡的悲劇在所難免。若干年來,我們看到了太多太多的悲劇。

  一屆有特色、高水準的大運會,帶給人們的不只是激情與快樂,還要有對“金牌崇拜”和“錦標主義”的拋棄,對純粹體育精神的回歸。令人欣慰的是,越來越多的國人,開始理性看待輸贏,寬容地對待失敗,這無疑是一個巨大的進步。

  如果這樣的人是失敗者,那麼,我們獻給失敗者的掌聲,理應比獻給冠軍獲得者的掌聲要更熱烈,更長久。因為,與其説掌聲是獻給失敗者,毋寧説是獻給我們自己,我們就是其中的一分子。

  北京奧運會之後,央視著名記者柴靜特地為所謂的“失敗者”做了一個特輯,沒人佈置選題,沒有節目可供播出,她只不過是想向所有“不計利害,不計成敗”的人表達敬意。

  柴靜由此在她的部落格裏由衷地感慨:失敗不是悲劇,放棄才是!

  多麼希望,深圳大運會之後,也有人能做類似的一個特輯,為失敗者,為普通人,為沉默的大多數。在一個人人都渴望出人頭地的年代,放低身段竟是如此難得。

  不要去過分追求世俗意義的成功,不要以為成功只有一種模式、一種標準。套用最流行的説法:許多時候,我們是不是因為奔跑得太遠,反而忘記了當初出發的方向?我們是不是為了生活整日奔忙,反而忘記了當初的奔忙原本是想生活得更好?

  “對人生而言,重要的絕非凱旋而是戰鬥。傳播這些格言,是為了造就更加健壯的人類從而使人類更加嚴謹審慎而又勇敢高貴。”最後謹以顧拜旦老人的名言,與深圳大運會所有的參與者共勉。(特約評論員 舒克)

編輯:郜利敏

相關新聞

圖片

本網快訊

熱點新聞

奇聞趣事

兩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