字號: 您的位置:首頁-專題-體育-第16屆亞洲運動會-評論反應-評論反應亞運會

新華社:蠶豆手、老年骨、百斷筋鐫刻無悔青春

時間:2010-11-15 10:52   來源:新華社
    新華社廣州11月15日體育專電 題:蠶豆手、老年骨、百斷筋鐫刻無悔青春——寫給中國體育金牌榜外的無名英雄

    “你不要寫我,沒有人會看的,不會有人關注我們”。

    郝艷的腳部韌帶斷了,纏著厚厚紗布的她坐在亞運會看臺上為中國柔道隊的隊友加油助威。面對記者的採訪請求,這個18歲的小姑娘笑呵呵地拒絕了——“等我出了成績成為明星你再來採訪我,那時候就有人關注我們了,你的報道也會有人看了。”面對可能擦肩而過的“出名”機會,小郝憨憨的笑容中透著純真讓人不忍回絕。

    然而,記者還是想把“郝艷故事”講出來,不只是為了郝艷,更為了那些作為中國體育金字塔下“基石”的眾多無名英雄。這裡不僅有“蠶豆手”、“老年骨”、“摔跤耳”、“百斷筋”等關鍵詞,更有他們默默無聞的汗水、淚水和無悔的青春。

    一個柔道女孩的“蠶豆手”和“短髮粧”

    作為“榮耀”標誌的“摔跤耳”,讓人們知道了對抗項目背後的殘酷和慘烈,柔道項目的“蠶豆手”也是如此。

    郝艷伸出雙手時有些不好意思,她每根手指的關節連接處都鼓出了一個蠶豆大小的包塊,顯得格外凸出。“想戴戒指都不好戴,”開朗的小郝不忘開自己的玩笑。她説,很多觀眾以為柔道揪來抓去像“打架”一樣,其實這個運動講求穩、準、狠,特別是要通過手指的力量抓住對手質地很硬的道服,才可以做接下來的摔、投等動作;手指長期發力、腫脹、變形傷害很大,就成了現在這個樣子。“有些隊員做手術清除了積水,但訓練一段時間後又是這個樣子了,久而久之就無法恢復了”。

    這一點在本屆亞運會中國柔道隊教練劉玉香的手上也得到了印證。雖然已經退役任教,但她的手上還是留下了永久的“功勳”。然而,姑娘們需要面對的不僅如此,“摔跤耳”在她們身上也留下了烙印。“比賽對抗激烈,留短髮比較方便,但大家都會用頭髮藏一下耳朵,”郝艷説,這其實很矛盾,隊友們也愛美、也喜歡長髮,但訓練需要只能這樣,“如果有一天我們中有誰描眉化粧,自己反而會覺得不自在了”!

    對於自己和隊友的身材與社會上“以瘦為美”的風潮相反,1米80多的郝艷並不介意,“我們是壯,不是胖,結實點的健康美也挺好”。

    年輕的“老年人”:老年骨和百斷筋寫下堅持

    已經練了6年柔道的小郝還沒有取得過大賽成績,但這次能夠參加中國隊集訓對她已經很不錯了。“如果韌帶不斷,我還可以給隊友們當個陪練,”郝艷並不擔心自己的腳傷,“骨折、斷筋是平常事,我都斷過幾次了,雖然當時很疼,過去就沒事了,恢復好了還能接著練!”

    郝艷所在的78公斤以上級女孩多是“特大號”選手,經常可以看到她們纏著繃帶上場。她表示,由於體重大,爆發力要求高,她們在訓練中受傷很平常。與“百斷筋”相比,骨骼的損傷要更隱蔽。“20歲的年齡,40、50歲的骨頭,説的就是我們。”郝艷告訴記者,因為發力對抗不斷做動作磨損很嚴重,柔道選手的手肘關節都留下了職業病,損傷很大。

    採訪中,許多隊員和郝艷一樣,並沒把傷病太當回事,包括在隊內訓練中被摔成“烏眼青”的林美玲,雖然眼睛一度腫得不成樣子,但還是站到了女子63公斤級的賽場上。“國家和隊裏培養我們不是讓我們吃白飯的,30歲前還不出成績就沒啥希望了,”郝艷的答案很直接。

    你,還能記得她們嗎?

    競技體育是殘酷的,金牌註定只屬於少數的勝者,而當這些金字塔尖的冠軍接受掌聲和歡呼時,我們總是容易忘卻那些提供底部支撐的人梯。小郝,只是其中一個。或許,她無法站上世界冠軍的領獎臺;或許,她將終身默默無名黯然隱退;但無論如何,不要等到他們成為鄒春蘭、才力等符號式人物後,才看到他們的理想、堅韌和付出。

    如果我們不能記住他們的名字,那麼,請記住他們的故事。

編輯:朱媛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