紀念臺灣光復致敬團祭黃帝陵60週年
字號:
〔元明清〕李自成回師陜北祭黃陵

  時間:2006-09-07 10:58    來源:     
 
    崇禎十六年(西元1643年),李自成破潼關入陜後,以秋風掃落葉之勢,回師陜北。沿途所過州縣,多數不攻自開。地方官員聞風喪膽,紛紛逃散。李自成起義軍路過中部縣(今黃陵)時,縣尉劉光先既不投誠,也不逃竄,竟然帶領數十名縣衙差役,與李自成起義軍隊短兵相接。劉光先被起義軍砍傷胳膊,隻身逃回縣城,拒不開城門。起義軍暫時隱蔽在橋山柏樹林裏,李自成傳令:"中部橋山乃是葬我中華民族元祖軒轅黃帝之聖地。吾滅明王朝,不等於滅中華。絕不許上辱先祖,下欺黎民!橋山上的一草一木不許破壞,違者斬!"李自成在行軍百忙中,整頓畢軍紀,獨自一人來到橋山之巔,面對著高大雄偉的黃帝陵,默默禱告:"……天下腐敗,民不聊生,荒年饑餓,屍骨遍野。地無草,樹無皮,人相食。 自成無路,揭竿而起。……昭告烈祖,吾推翻明王朝,絕不是滅中華。渴望中華大地建新朝,立明君,拯救黎民百姓于水深火熱之中……"李自成致祭完畢,揮師北上,留下部分義軍,繼續圍攻中部縣城。縣尉劉光先挎著負傷的胳膊,告訴他的左右:"闖賊攻開縣城,絕不會饒恕我們,為報效朝延,守義報國,只好殺身成仁,雖死猶生。"説罷,點火自焚。時隔不久,明朝宗室從洛陽派遣朱新,前來中部縣收拾殘局。朱新帶領地方紳士、官員、登上城墻,大罵起義軍大逆不道,並擊石發誓:不滅闖賊,死不瞑目。朱新對李自成起義軍抱有刻骨仇恨,他密令手下士卒,乘義軍不備,暗殺了一位圍城的義軍士兵,將其頭割下,以隆重厚禮埋葬了已自焚的前任縣尉劉光先,然後坐守中部。

  朱新的這一殘暴手段,激起了圍城起義軍極大的憤慨,一夜之間攻克縣城,團團圍住縣衙,發誓活捉朱新,為被殺義軍報仇。朱新見義軍勢不可擋,自知死到臨頭,即逼他的三個妻妾當場自縊,將官印、朝服包起來,派人連夜送出縣城,上報朝廷,自己準備攜帶小女隻身逃跑。不料被義軍截住,朱新走投無路,只好拔刀將三歲的小女殺死,然後自刎。

  明朝滅亡後,清朝幾代皇帝為了維護封建君王的忠孝節烈,歷任中部縣官,都要為朱新樹碑立傳,載史冊,上縣誌,立石碑加上"朱忠烈"、"朱公烈","千古之豪傑"等等美名。舊中部縣誌記載朱新的一篇碑文中寫道:"朱先生與闖賊不共戴天,賊破城,先生乃慷慨而逝,而先生家眷亦慷慨而逝。嗟呼!是先生守義報國,而先生之若妻若妾若女又守義報國也......。"又説"韆鞦與沮水之間,耿耿與日月爭光,先生守義于中部,而中部後世人亦知先生矣。"

  歷史,是最公正、最無情的審判官。朱新究竟是不是"忠烈"?李自成算不算"闖賊"?韆鞦功罪,由人評説。

 
編輯:system    
 
 
台灣網 版權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