紀念臺灣光復致敬團祭黃帝陵60週年
字號:
“炎黃子孫”的由來

  時間:2006-09-07 11:31    來源:     
 
 

  “炎黃”分別指中國原始社會中兩位不同部落的首領。炎帝姓姜、是炎帝族的首領。他們自西方遊牧進入中原,與以蚩尤為首領的九黎族發生長期的部落間衝突。最後被迫逃避到涿鹿(今河北省)。得到黃帝族援助,攻殺蚩尤。黃帝姓姬、號軒轅氏。後來炎黃兩族在阪泉(據説,阪泉在河北懷來縣)發生了三次大衝突。黃帝族打敗了炎帝族,由西北進入了中原地區。

  黃帝族與炎帝族,又與居住在東方的夷族、南方的黎族、苗族的一部分逐漸融合,形成了春秋時期的華族,漢以後稱為漢族。在當時中原地區的民族和部落中,黃帝族的力量較強,文化也較高,因而黃帝族就成為中原文化的代表。炎黃二帝就成為漢族的始祖。也被人們稱為中華民族的始祖。因而,人們往往稱中華民族是“炎黃子孫”或黃帝子孫。炎黃的子孫就成了中華民族的代名詞。

    連結:“海外赤子”的由來

     “赤子”一詞本指嬰兒。孔穎達疏:“子生赤色,故言赤子”。後來將“赤子”一詞引申為子民百姓:最早見於《漢書龔遂傳》:“故使陛下赤子,簽弄陛下之兵于潢池中耳。”

     唐貞觀年間,唐太宗殿試射箭比賽,太宗對大臣説:“王者視四海為一家,封域之內,皆朕赤子……”據此,後來便從中引出“海內赤子”一語。而“海外赤子”則是從“海內赤子”轉換而來的。後來“海外赤子”被海外僑胞用以表達他們熱愛祖國、嚮往祖國的赤誠之心。

     “海外赤子”即我們的海外華人、僑胞他們都是炎黃子孫,他們的根都在華夏。把他們稱為“赤子”正是對祖國母親而言。

     “赤子”一詞被重新廣泛運用,説明國人的愛國熱情在最大限度地被激發出來。
 
 

 
編輯:system    
 
 
台灣網 版權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