紀念臺灣光復致敬團祭黃帝陵60週年
字號:
軒轅黃帝陵

  時間:2006-09-06 16:46    來源:     
 
 

  黃帝陵是中華民族的始祖軒轅黃帝的陵墓,被稱為中國第一陵,在黃陵縣城北1公里的橋山之巔,為全國重點文物保護單位,是朝聖旅遊的勝地。千百年來,每逢清明,來此拜謁祭陵的人絡繹不絕。

  黃帝是我國原始社會末期一位偉大的部落首領。黃帝姓公孫,因長于姬水,又姓姬。曾居於軒轅之丘(今河南新鄭縣軒轅丘),取名軒轅。祖籍有熊氏,乃號有熊。又因崇尚土德,而土又呈黃色,故稱黃帝。黃帝生於山東壽丘,逝于河南荊山,葬于陜西橋山。黃帝以他首先統一中華民族的偉績而載入史冊。他播百穀草木,大力發展生産,創造文字,始製衣冠,建造舟車,發明指南車,定算數,制音律,創醫學等,是開創中華民族古代文明的先祖。

  黃帝陵地處橋山,沮水環繞,群山環抱,古柏參天,四季青翠,環境幽雅。山下有大路可通山頂直至陵前。祭亭中央的高大石碑上刻有郭沫若題“黃帝陵”3個大字。祭亭後的一塊石碑上書“橋山龍馭”4字。黃帝陵位於山頂正中,陵冢高3.6米,周長48米。陵前數十米處有一高臺。相傳漢武帝徵朔方還,在這裡祭黃帝,築臺祈山,故稱“漢武仙臺”。 

  黃帝廟呈四方形,廟門朝南,氣勢雄偉,門額上大書“軒轅廟”三字。廟院內有大殿,門額上懸挂著寫有“人文初祖”四字的大匾。大殿中間安放著巨大的黃帝牌位,上書“軒轅黃帝之位”。廟院內的“黃帝手植柏”,相傳為黃帝親手所植,距今四千餘年。巨柏高19米,樹榦下圍10米,有諺語稱它“七樓八扎半,圪裏圪塔不上算”,被譽為世界柏樹之父。另有一株高大柏相傳為漢武帝“挂甲柏”,又名“將軍柏”。廟內有一碑亭,內有碑石約50通,內容主要是歷代帝王的“禦制祭文”和歷代修葺陵廟的記載。(央視國際)

    現狀

  黃帝崩,葬橋山,橋山位於陜西省黃陵縣城北約一公里處,山體渾厚,氣勢雄偉,山下有沮水環繞。山上有八萬多棵千年古柏,四季常青,鬱鬱蔥蔥。軒轅黃帝的陵冢就深藏在橋山巔的古柏中。陵墓封土高3,6米,周長48米,環冢砌以青磚花墻,陵前有明嘉靖十五年碑刻“橋山龍馭”,意為黃帝“馭龍升天”之處。在前為一祭亭,歇山頂,飛檐起翹,氣宇軒昂。亭內立有郭沫若手書“黃帝陵”碑石。陵園區周圍設置紅墻圍護,東南側面為欞星門,兩側有仿製的漢代石闕。陵園區內地鋪著磚,顯得古樸典雅。陵前正南,陵園圍墻以外是土築高臺,即“漢武仙臺”。《史記封禪書》載:“漢武帝北巡朔方,勒兵十余萬還祭黃帝冢橋山。”漢武仙臺,即漢武帝祭祀黃帝所築,臺高20余米,現已用塊石砌築並建有登臺石階及雲板,護欄等。

     黃帝廟前區氣勢恢宏,面積約10000平方米的入口廣場的地面。選用5000塊大型河卵石鋪砌,象徵中華民族的五千年文明史。廣場北端為軒轅橋,寬8.6、長66米、高6.15米,全橋共9跨。石梁121根,橋面設護欄。欄板上均雕有古典圖案花紋。全橋均採用花岩石料砌成。顯得粗獷古樸。軒轅橋下及其左右水面為印池,佔地約300余畝。蓄水量可達46萬平方米。橋山古柏,倒映池中,與白雲藍天交相輝映,為黃帝陵平添了無限靈氣。印池四週綠樹成蔭,形成優美的空間環境。

     軒轅橋北端為龍尾道,共設95級臺階,象徵黃帝“九五之尊”至高無上的寓意。由龍尾道向上即登臨廟院山門。山門為五間廓廡式花崗岩(倣漢代木)建築。顯得格外莊嚴雄偉。入廟院山門。首先映入眼簾的是軒轅手植柏。傳為軒轅黃帝親手所植。此柏高19米,樹榦下圍10米,中圍6米,上圍2米,遒枝蒼勁,柏葉青翠。再北為誠心亭。面闊五間。進深一間。祭祀官員至此須整飾衣冠,靜心凈面,方可進入大殿祭祀。

     再北為碑亭,面闊五間,進深一間,卷棚頂。亭內立有毛澤東手跡“祭黃帝陵文”和蔣中正手跡 “黃帝陵”碑石。側有一高大古柏,即“漢武挂甲柏”,枝葉茂盛。軒轅廟正殿面闊七間,進深三間,歇山頂,門楣匾額“人文初祖”,係國民黨元老程潛手跡。殿內正中木質壁龕內嵌浮雕軒轅黃帝石像。碑亭東為碑廓,其中有歷代碑石40余通,其中有宋仁宗嘉佑六年(西元1061年)奉旨栽植松柏1413棵記事碑。元泰定二年(西元1371年)禁伐黃帝陵樹木聖旨碑,明太祖洪武四年(西元1371年)祭黃帝陵禦制祝文碑,清聖祖康熙二十七年(西元1689年)祭黃帝橋陵碑,以及1912年孫中山宣誓就職中華民國臨時大總統後派代表團帶上他新自撰寫的《祭黃帝陵文》前往橋山致祭軒轅黃帝陵的碑石等。

    歷史沿革

  中華民族祭祀黃帝陵廟的活動,早在春秋戰國時代就開始了。從孔子,孟子的文章中和他們與學生對話語錄中,已經得到證實。據《呂氏春秋安葬篇》、《七國考》、《山海經》這些古史書籍記載:“墓設陵園”在秦代開始形成一種制度。黃帝陵園最早建於秦代。秦統一六國後,又規定天子的墳墓一律稱作“陵”,一般庶民墳都稱作“墓”。漢代又規定天子陵旁必設‘廟’。劉邦建立大漢後,漢朝初期就在橋山西麓建起“軒轅廟”。唐代宗大歷五年至大歷七年,對軒轅廟進行了歷時二年重修擴建,並栽植柏樹一千一百四十株。宋朝開寶二年,因沮河水連年侵蝕,橋山西麓經常發生崖塌水崩,威脅廟院存亡,地方官員上書朝庭,宋太祖趙匡胤降旨,將軒轅廟由橋山西麓遷移橋山東麓黃帝行宮。這就是當今人們前來拜謁的軒轅廟。在之後的元,明,清各朝以及辛亥革命前後直至當今,都對黃帝陵廟進行過多次修繕和擴建,我們現在看到的黃帝陵廟的規模和範圍。已遠遠超過歷代。

  千百年來流傳在當地民謠説:

    漢朝立廟唐擴建,
    到了宋朝把廟遷,
    不論誰來坐皇帝,
    登基都不忘祖先。
 
    規劃發展

  應海內外華人的共同要求,經國家批准,整修黃帝陵工程已于一九九二年四月四日(清明節)奠基,八月二十五日動工建設。

  整修黃帝陵工程的範圍包容了黃帝陵所在的橋山及其周圍山水、城鎮,面積達3.24平方公里,整修的目標和指導思想,一是以黃帝陵、廟深刻的內涵為基礎,通過整修黃帝使黃帝隊成為弘揚中華民族文化,增強民族精神凝聚力的聖地;二是保證好現存的文物古足跡和古柏林,為古柏林的生長提供良好的生態環境;三是建築與天然山川水勢相結合,融陵、山、水、城于一體,體現出“雄偉、莊觀、肅穆、古樸”的氣勢;四是吸收傳統思想的精華,追求漢代更古樸粗廣的建築風格,並使所有建築風格形象力求統一。

  整修工程規劃確定了以黃帝陵、軒轅廟為重點保護範圍,總體結構包括廟前區,廟品,功德場及神道,陵區,縣城和週邊景觀六個區域。形成祭祀謁陵完整的建築休係,其中廟院廣場能滿足五千文明文化的系列石雕石刻加以點綴,增強人們對先祖的崇敬和對文明古國歷史文化的自豪感。整修黃帝陵規劃設計是國內一流專家指導下進行的,並廣泛徵求了港,澳臺地區和海外華人的意見。相信不久的將來,黃帝陵一定能成為全體炎黃子孫智慧的結晶和力量的凝聚點。
 

 
編輯:system    
 
 
台灣網 版權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