字號:
臺中城市地標

  時間:2008-02-04 15:27    來源:台灣網     
 
 

 

  中區

  大墩 臺中市舊名就叫做“大墩街”。當時大墩街的所在地,便是現在臺中市的市區。清廷總兵藍廷珍在臺中公園內的小山坡上,建築了兩座炮墩,大墩的地名,由此而得來。

  馬寮 這是臺中建府初期出現的地名,還稱為“馬寮”的時候,一分地賣不到一塊大洋,而現在一坪地大約要值兩三百萬元。它就在中正路與繼光街口,以前這兒還曾有一家“吉本洋品店”,是臺中市第一家最具規模的百貨公司。

  鳥竹圍 這個地方以前有很多大樹,成千的白鷺鷥經常在這裡聚集,家家戶戶的屋檐下,也有大量的燕子築巢棲息,因此而得名。但興建了“第八市場”以後,這些鳥類就不見了。由於第八市場是用竹子搭建而成,所以大家都叫它為“竹廣市仔”,而“鳥竹圍”的舊名便漸漸被人遺忘了。

  西區

  麻園頭仔 在臺中港路二側到現在五期重劃區的文心路,也就是忠明裏,公正裏一帶,原來是寸草不生的地方,農民只得種麻為生,一片片的麻園相連成林,因此得名。自從第五期市地重劃之後,這裡高樓林立,商業蓬勃發展,儼然已成為臺中市的新興地區。

  大和村 1924年,在現在西區模範街附近,興建了大批日本和式官員宿舍,供給在臺中的日本官員居住,因而形成一個充滿日本風味的社區。現在已經大多數改建為模範國宅和餐廳,目前只剩下一些零落的日式建築,點綴其間。

  北區

  邱厝子 這裡早期是邱姓族親經營的大聚落,後來因為遭受火災、兵亂,紛紛遷走,加上邱姓族親人丁不旺,賴姓族人陸續遷居此地,而取代了邱姓聚落。為了飲水思源,仍然保存邱姓發跡地為“邱厝仔”。邱厝仔的範圍包括雙十路以西,到中正公園、文心路,南起中山公園等地。有平等、樂英、邱厝、香蕉、錦和、新北、武順、新興等裏。(注:另有賴厝廓,日本人叫這裡為“新高町”;賴姓聚落在這裡種植甘蔗,並設有小型糖廠。現在是賴厝、賴村、中達裏。)

  墘溝子 現在的淡溝裏就是早期的墘溝仔。從西屯路二側、自然科學博物館,向西延到文心路一帶,因地勢較高,區域廣大,灌溉渠溝無法充份供應水源,造成土地經常乾涸,因此早期居民就叫它為墘溝(淡溝)。

  崎仔頂 由五權路、中正路交叉口,向北延伸到臺中二中附近,以前是一處老的聚落,居民都是中下階層,生活水準與市區差別很大。居民以打零工,流動叫賣,農田打雜維持生活。

  南區

  南門仔 光緒十五年,劉銘傳在臺中市興建臺灣省城,在臺中高農附近,建築南門城門,防止移居南投山區的原住民進入臺中騷擾。現在的南門仔指的是臺中高農南邊至南門橋、南門路到中興大學一帶(過南門橋即為臺中縣大里市)。旱溪流經這裡,民間就叫做南門溪,因為地勢低窪,常有水患,因此有句俗諺説:“南門做水災,車頭到肚臍”。

 
編輯:賀晨曦    
 
圖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