島內學者撰文:臺灣社會繼續向下沉淪

時間:2004-10-10 08:44   來源:
  台灣網10月10日消息 又是一年“雙十節”,民進黨執政下的臺灣倒底有何進步呢?新加坡聯合早報今日發表臺灣政大教授蔡瑋文章指出,四年前,臺灣“中央研究院院長”李遠哲以“向下沉淪或向上提升”為由,表明支援陳水扁,並呼籲臺灣選民作出抉擇。四年多來,臺灣究竟是在向下沉淪或是向上提升,大家心知肚明。

   文章説,即使肚子扁扁也要支援陳水扁的無知民眾,固然令人無話可説。可竟然有所謂知識分子,秉持選擇性的認知,對於當局強姦民意、一意孤行,選擇性執法,政策性辦案,用置入性行銷方式收買媒體,視若無睹,這才是讓人痛心疾首無法容忍之處。

   作者説,日前收到媒體朋友轉來一篇有關臺灣當局間接箝制新聞自由的文章,作者與該《中時晚報》專欄主編相熟,也曾多次為該時論專欄撰寫文章。該欄主編楊渡執筆的文章説:

   “《中時晚報》的言論批評政府施政,但也批評在野政黨未盡監督責任。然我們的記者在採訪時被政府官員當眾羞辱,説你們的言論不友善,所以你們不必來採訪了。”

   文章分析:“在國民黨執政時期,我們的言論甚至比現在還嚴厲(那時,中時晚報被視為偏綠的,現在,同樣的批評,我們被視為偏藍的)。我們有必要擺脫藍綠的偏狹,用同一種標準,去衡量任何一個政府。”

   然而,執政者並不以同一標準來衡量言論,記者的困擾愈來愈嚴重。在總編輯強烈要求下,該報只能放棄三個言論版面中的一個,改由編輯部主導,以期維持所謂“平衡”。

   該文批評説:“這就是‘百分之百的言論自由’!這就是現在新聞自由的真相!《時論》的告別,是一個時代的先聲,意味著言論自由的空間正在緊縮,異議者的聲音將逐漸瘖啞。或許有一天,臺灣會出現另一個‘黨外雜誌’的時代,回到從前。”

   作者分析説,其實,這才只是冰山的一角。臺灣的民進黨當局正透過“新聞局”以電訊重組的表面理由,來加強對廣播媒體的掌控;透過廣告主協會以廣告的力量來對平面媒體施壓,透過置入性行銷的方式來影響部分頻道及媒體人。媒體必須立場偏頗,不是一味地為執政黨吹噓,就是全面的指責在野黨。

   過去,大家(至少是作者)還以臺灣的民主進步與現代化感到與有榮焉,認為這是大家共同努力的結果,但臺灣這種膚淺惡質的民主異化發展,實在是到了令人覺得親痛仇快的地步。

   在當局及政客的有意操弄之下,民主成了民粹,是非對錯、善惡好壞全都必須以政治立場作為衡量的標準。筆者不才,知識有限,如果這樣的體制社會還有前途,那真是太陽要打西邊出來了。

   再説最近臺北司法單位相繼把支援藍營和當局唱反調的雲林縣長張榮味、現任“立法委員”顏清標、前“立法院長”劉松藩起訴或判刑之事,即或這些人可能確有一些不法之處,但是司法單位如此相繼對各該人等處以重刑,還是在臺灣社會引發一些不當聯想,認為這是當局秋後算賬,打擊異己的做法。要不然為何與當局關係良好或與當局有關的“新瑞都案”、“拉法葉案”、“國安秘賬”等等到現在都沒有個結果?

   一個更簡單的例子就是“三一九”槍擊事件,如果説檢察官有摘姦發伏、主動辦案的權責,為何從來不見檢調系統對明顯瀆職的特情維安人員進行調查? 

  坦白的説,如果不是臺灣的民間活力仍在,文官體系仍能運轉,這樣的政體和“政府”要能存活下去,還真是人類歷史發展的一個異數。(娟子)
編輯:system

相關新聞

圖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