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臺向美國購買的兩艘紀德艦在臺灣基隆港成軍

美方拿同級的棄艦作練靶
台灣網12月18日消息 臺灣海軍購自美國的每艘造價高達7.8億美金的紀德艦,昨天(17日)正式成軍。它們是目前臺灣海軍戰力最強,噸位最大的主力戰艦,可實質上卻也是美軍廢棄的戰艦。
據臺媒報道,臺灣共向美國採購四艘紀德級驅逐艦,全案經費新台幣近244億元,自2003年至2007年執行完畢。其中,基隆號與蘇澳號于本月8日由美國駛抵臺灣東部基地,而左營號和馬公號則預定明年底通過美軍的測評與簽證後返臺。
臺灣軍方評估,紀德艦具系統整體反應時間短的特性,可在500公里內偵測、識別、追蹤256個目標,並能同時接戰6至8個作戰目標,導彈射程達到150公里,將有助臺灣海軍提升制海作戰能力。
臺灣軍方指出,紀德艦擁有先進的偵測、電子戰及雷達、火控系統,在美方提升戰鬥系統、數據鏈、戰術數據系統軟硬體、三維對空搜索雷達及相關武器指揮系統後,已具有強大防空作戰能力。
據悉,臺灣海軍規劃紀德艦成軍後扮演艦隊最外層防衛角色,成功艦、濟陽艦或康定艦扮演內層角色。一旦面臨導彈飽和攻擊,紀德艦防空導彈縱深可達85海裏,扮演最外層防空功能。
此外,未來該級艦還將可能部署在臺島東部外海,擔任旗艦任務,只是目前還沒有加裝雄風二E攻陸巡航導彈的計劃。那麼,這些軍艦到底有沒有臺灣軍方説的那麼厲害呢?
事實上,這些臺海軍所謂的新銳艦艇,是由美軍淘汰的軍艦改造而來的。有臺灣網友廣發一張美軍在去年擊沉廢棄軍艦的照片,這艘靶艦不但跟紀德艦同一等級,甚至更新、戰力更強,引起臺灣海軍是否花大錢當冤大頭的爭議。
島內電視臺TVBS引述全球防衛雜誌主任施孝瑋的話説,“這張照片本身是由紀德艦的姊妹艦,史普魯恩斯驅逐艦的最後一艘,在去年被拉出去當靶艦擊沉,這艘船比我們現有的紀德艦都還要新,還要年輕1歲。”
並且,古董貨的維修通常比新貨高出更多倍,而船本身所配備的武器系統,的確不是便宜的。更為不值的是,在臺軍的多次兵棋推演中,若臺海兩岸交戰,四艘紀德艦都是在交戰初期就會被擊沉。
新聞背景:紀德級驅逐艦
“紀德級”驅逐艦,實際上就是美國海軍的“斯普魯恩斯級”驅逐艦,是美國在1970年代為伊朗所量身製造的軍艦。該級驅逐艦用於替代1970年退役的“桑拿級”和“基靈級”驅逐艦。
由美國密西西比州立頓重工業公司造船部承建的“紀德級”驅逐艦,艦船身長171.6公尺,寬16.8公尺,吃水6.7公尺,滿載排水量9783噸;主機為四部GE的LM-2500燃氣渦輪機,雙軸輸出, 8萬匹軸馬力,速率33節。
雷達電子戰系統包括:SPS-40B對空搜索雷達,SPS-55正面搜索雷達,SPG-60照明型雷達,MK23目標搜尋系統,SPS64或者商業導航雷達聲納,SQS19被動拖拽式數組聲納。
電子戰系統包括:SLQ32主動干擾型,6具MK36誘餌發射系統和SLQ-49充氣式誘餌。
武器裝備包括:一套MK41垂直髮射系統,配備61枚“戰斧”巡航導彈和反潛火箭彈;兩門MK45輕型艦炮、1具MK29北約標準“海麻雀”導彈發射器,配備32枚導彈、8枚“魚叉”反艦導彈;兩具MK232魚雷發射管,配備24枚MK46魚雷;兩門MK15近戰防衛系統和4門機關炮。
為增強其海上搜索與救援能力,該艦還可以搭載一至兩架SH-60B直升機。(言恒)