辜振甫逝世
 
 
  來源:      日期:2005-12-29 17:06

 

 

辜振甫
汪辜會談資料圖片
辜振甫在《文昭關》中飾演伍子胥。
 
  台灣網1月3日消息:臺灣海峽交流基金會董事長、國民黨中央評議委員會主席團主席辜振甫于2005年1月3日在臺北病逝,享年89歲。
 
  辜振甫1917年1月6日生,祖籍福建省惠安縣,臺灣省彰化縣人。歷任國民黨候補中委、中委、中常委、中評委,先後擔任臺灣工商協進會理事長、工業總會理事長,“國家統一委員會”委員等黨政與工商要職。1990年10月臺灣海峽交流基金會成立後,出任董事長,致力於發展兩岸關係。1993年4月受權與海峽兩岸關係協會汪道涵會長在新加坡舉行汪辜會談,簽署四項協議;1998年10月應邀率團到大陸參訪,進行政治、經濟對話,為推動兩岸商談與對話進程發揮了重要作用。海協與臺灣海基會的商談與對話中止後,在臺灣政局發生重大變化的情況下,依然承認九二共識,希望兩岸在此基礎上恢復談判。

  辜振甫逝世後,海峽兩岸關係協會會長汪道涵、中共中央臺灣工作辦公室主任陳雲林、海峽兩岸關係協會及福建省有關方面分別發了唁電。

  辜老最痛心:“九二共識”被抹殺

  從1990年11月海基會成立之日起,海基會董事長辜振甫歷經了兩岸關係的起伏互動,卻從未離開過這個崗位。海基會和辜振甫幾乎成了同義詞。他想要有所作為,才留在這個位置上。但因李登輝陳水扁等的“臺獨”分裂行徑,導致這個位置“必須沒有作為”的時候,他竟已經離不開這個位置了。

  辜振甫知道,“海基會董事長”這個頭銜,是他必須繼續背負的責任。但,讓他耿耿於懷的,是他無法接受臺灣當局為了一方的政治利益,而強迫他背棄12年前雙方達成的兩岸均堅持“一個中國”原則的“九二共識”。這是辜振甫至今無法釋懷的心結。但在目前的形勢下,他只得默默忍受。這就是辜振甫,一個值得尊敬的長者。在外人眼中,辜振甫稱得上富貴雙全,但在他心中,卻還有著些許不為人知的不滿。

  一不滿:“九二共識”被扁“蒸發”

  辜振甫對兩岸的濃厚興趣,在他臨老垂暮的十年中,顯然佔據著相當重要的分量。一位友人透露,辜振甫在重病之餘,還經常以不解的語氣反問:“難道真的沒有‘九二共識’嗎?”

  扁當局不願承認“九二共識”,辜振甫很心痛:“‘改朝換代’雖然可以推翻以往共識,但總不能説沒那段過程吧!”

  長達十餘年的兩岸工作中,辜振甫歷經李登輝和陳水扁兩任“總統”,前者讓他無奈、後者令他心痛。其實辜振甫和李登輝原本關係甚篤,兩人同樣與日本有深厚淵源,又經常一起切磋球藝,自李登輝提出“兩國論”後,兩人關係日漸疏離。

     陳水扁看準了辜振甫對兩岸事務的難捨之情,多次虛情假意地挽留辜振甫,卻又多番發表“臺獨”言論破壞兩岸關係。

  二不滿:滿腔熱情被當局利用

  不過,當時辜振甫仍懷有雄心壯志,認為兩岸未走到無解地步。

  去年10月,陳水扁又假意釋出兩岸政策“善意”,據親近辜老的人士透露,之後陳水扁還親訪辜振甫,不斷好言鼓勵,甚至邀請辜老擔任兩岸事務工作的召集人,讓重病中的辜振甫再度重燃希望,“辜老就是難忘情兩岸,可能民進黨也看準了這點,總能讓他失望過後,又懷抱希望。”這位人士形容辜家人對於民進黨此舉均感厭煩與不滿。

     每當兩岸陷入僵局,陳水扁卻需要兩岸事務來為其和民進黨的選舉加分或搞“臺獨”過火被“山姆大叔”痛罵時,辜振甫都會被拿出來當作“擋箭牌”。

  三不滿:個人聲譽被政治抹殺

  當年國民黨當政時還體認到辜振甫有兩岸的“實質意義”和“象徵意義”,但民進黨眼中的辜振甫只剩下了“象徵意義”。現任淡江大學教授的蘇起認為民進黨只是將辜振甫作為兩岸吹和風的“擋箭牌”,但在這道墻後,卻不斷祭出“臺獨”小動作,讓辜老大感無奈。

     或許辜振甫是顧全大局才繼續當這座“象徵意義”的門面,但有時候還是會忍不住表過民進黨對他“過度使用”的不滿。有一次陳水扁前往探視辜振甫,並向辜老“建議”:“你可以直接和汪老撥通電話啊!”(意即想要以辜振甫作為兩岸“私通”的秘密管道。)但辜振甫之後頗為不悅地向友人説,“這種事豈是我説了算?”辜老介意的是,這種私下互通的管道,如果談定了又不認賬,對兩岸和他個人又是一次重大的傷害!

     去年11月11日的傍晚6點半,臺北振興醫院出現了一批特勤便衣,迅速護衛著陳水扁進入電梯。短短15分鐘的會晤,陳水扁又丟出了辜汪再度碰面的“建議”。只是當陳水扁離去後,辜老的眼神是空洞的,望著窗外逐漸黯淡的景色,內心百感交集,不知道該喜,還是該悲。據《廈門日報》

  臨終前唸唸不忘兩岸問題

  據台灣網1月3日消息前“海基會”秘書長焦仁和稱,“最後一個禮拜,董事長(辜振甫)精神就不太好,睡覺時間很長,但是他住在振興醫院的兩個多月時間裏,開始時還好,還可以看看電視。每次陪他聊天,他所談的就是APEC問題、兩岸的問題,九二共識的問題,還有島內經濟的問題,他對他自己的病情非常了解。”

  “汪辜會談”今成絕響

  海基會董事長辜振甫週一病逝,有人士形容辜振甫是兩岸關係的重要資産,並慨嘆以前沒有、以後也很難找到這樣的人選,未來臺灣在兩岸關係上要發掘另外的可能性。

     辜振甫生於1917年1月6日。他曾有腎臟疾病、膽結石、胰臟炎等病史,于2004年10月25日癌症復發,住進振興醫院,接受洗腎及呼吸器治療。1993年4月,辜振甫代表臺灣海基會與祖國大陸海協會長汪道涵在新加坡舉行了舉世矚目的“汪辜會談”。1998年10月他們又在上海舉行了“汪辜會晤”。據新華網臺北1月3日電

  文雅書儒政治舞臺顯身手

  辜振甫,以一派儒雅書生,近其一生活躍政商兩界,他的學歷經歷都有傑出紀錄。

     談起臺灣企業界的名人,毋庸置疑,辜振甫是不可取代的龍頭老大,他手下掌管著龐大的和信集團。該集團包括以臺灣水泥集團企業為主的製造業和以臺灣“中國信託集團”為主的金融業,經營範圍涉及證券、房地産、電信網路、石油化工、航空運輸和銀行業。雖然這幾年臺灣冒出了不少科技新貴,其財富以神話般的速度膨脹,但沒有一個人能代替辜振甫。作為一個商人,他早就是島內各界所倚重的經濟“大使”;作為一位政客,他又是海峽兩岸和平的“大使”,雖然陳水扁上臺後,他不像以前那樣活躍,但偶爾公開説一兩句話,仍然極具影響力。

     辜振甫愛好廣泛,著有詩集《雜存》、小説《浮雲》及《辜振甫言論選集》等。他愛好京劇,喜歡收藏文物等。辜振甫的夫人嚴倬雲,是中國近代著名啟蒙思想家嚴復的孫女。他們育有3子3女。

 
編輯: system    
  查看/發表評論
 
台灣網版權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