臺灣新電影的貢獻

時間:2009-04-10 13:25   來源:台灣網

 

  新電影的意義

  1998年,第一屆《臺北電影節》正式經“臺北電影節執行委員會”舉辦,並用主辦單位的名義出版《舊像重遊:臺灣電影溯往》(陳國富,1998),將臺灣電影“溯往”的“起點”定位在臺灣新電影濫觴源頭《兒子的大玩偶》,全因在此之前,沒有一種電影會被稱為“臺灣電影”(陳國富,1998,4頁)。

  整本手冊將主題擺放在《兒子的大玩偶》回顧,其視為新電影運動乃至“臺灣電影”的起點而“溯往”;清楚地對臺灣電影史採取“新電影派”的歷史觀念與價值取向;大量提及和強烈批判了當時引發“削蘋果事件”的電影團體“中國影評人協會”。而且,新電影導演萬仁則認為其黑函事件“完全是舊勢力與新勢力的對抗”(陳國富,1998,54-68頁)。

  新電影的風格

  貼近臺灣民眾生活:大量採用本土的臺灣文學創作,傳達對於生活環境的自省。

  剖析真實社會現象:創作著眼于生活週遭的事物,重視民眾成長經歷和個人回憶居多,摒棄過往特意“隱惡揚善”的作風,冷峻克制地剖析著每個時代人們所經歷的陣痛,宛如成為臺灣歷史發展的代言人。

  選用非明星級演員:打破電影明星制度,大量採用非明星級演員或非職業演員參與演出,更為貼近市井小民的角色形象,建構一般大眾的生活遭遇,突破性的表達對臺灣本土文化的關懷。

  傳達拍攝風格美學:跳脫過往老舊的工業製作與敘事模式,創造出影像風格以深焦攝影和強調長鏡頭美學,搭配簡潔的劇情敘述方式,兼具有寫實主義及現代主義的風格,亦成為重要的特色標記。

  新電影的影響

  提高臺灣電影品質:間接排擠品質低劣的作品,強調電影即為藝術的概念,讓臺灣電影與世界電影接軌,擠身世界一流國際影展。

  突破創作題材限制:觸角延伸到過往禁忌題材,挖掘臺灣爭議事件和人物,並環顧社會基層結構的變遷,達到不受意識形態限制的自由。

編輯:賀晨曦

相關新聞

圖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