80年代出現的臺灣電影新浪潮(1)

時間:2008-03-13 14:01   來源:台灣網


  臺灣電影真正的發展期,是從大陸電影人跟隨國民黨一同來到臺灣之時開始的。因此由他們開始拍攝的初期臺灣電影,可以説是依靠地方製片廠拍攝的中國電影。許多故事都以大陸為背景展開,對白也都用普通話,即便是臺灣的故事,也採用普通話來表現。雖然其中也拍了一些閩南語電影,但基本上都是一些製作費較低的B級作品。普通話電影成了主流,而閩南語電影只是邊緣性的電影。如此一來,臺灣電影就有了以大陸文化為主流文化,臺灣文化僅為地方文化的文化生態格局。

  80年代出現的臺灣電影新浪潮的一個重要特色,就是把普通話和閩南語混合使用。現實中,作為官方語言,在學校學習用的都是普通話,但在家庭中,本省人使用的卻仍然是閩南語。這一特色是基於真實反映臺灣現狀的要求,同時也是對保持臺灣地方文化特色的建議,表現出了以臺灣人為榮的心情。

  本省人與外省人之間衝突與矛盾、對立與協調的主題,或許在更早以前就已存在,但在同一部作品中,採用外省人講普通話、本省人講閩南語的形式,最初只是編導者的大膽嘗試,但以後卻逐漸成了極自然的現實主義表現方式。正是包括外省人後代在內的一群導演將之付諸行動後,本省人與外省人的矛盾主題才顯示出了特別的光彩。就這樣,在由不同種族、不同民族間的糾葛,不同語言的人群間的對立而引發出一些特別深刻問題的現代世界,臺灣電影以極其微妙而複雜的手法成為探求這個問題的重要流派。

  1985年,在東京的PIA雜誌影展上,放映了《兒子的大玩偶》(1983)一片。看了這部影片後,我才突然發現臺灣電影其實已具備了世界一流的水準。這部好評如潮的作品,改編自黃春明的三部短篇小説。而且,因這部作品中的三個短篇而初次登場的三位新導演——侯孝賢、萬仁、曾壯祥等人,領頭引發了臺灣電影的新潮流。

  黃春明創作過三部描寫60年代初期臺灣尚未進入經濟高速成長期之前貧民生活的短篇小説。吳念真後來將其改編為劇本,由三位導演分別拍攝組成了一部集錦式影片。

  侯孝賢導演了其中的第一部《兒子的大玩偶》,影片講述了一對年輕的失業夫婦養育孩子的故事。丈夫從日本雜誌上看到一篇報道,介紹一些人身前身後都背著廣告牌滿街行走,於是自己也精心裝扮成小丑,成為一名受雇于電影院的廣告宣傳員。在工作中,他發現還是騎自行車的宣傳效果來得好些,這樣就可以不必扮成小丑。然而如此一來,原先很喜歡讓他抱著玩的嬰兒卻變得一抱就哭。看樣子嬰兒好像是把扮成小丑的父親當成自己的“大玩偶”了。(佐藤忠男)

 

 

編輯:賀晨曦

相關新聞

圖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