字號:
臺南市歷史

  時間:2008-03-07 15:07    來源:台灣網     
 
 

 

臺南古地圖


  臺南市是臺灣的發祥地,是全臺曆史最悠久的都市。西元1661年,鄭成功驅逐荷蘭人後,在臺南開府設治,屯墾拓殖,勵精圖治,當時大陸居民移居來臺者紛至遝來,商船雲集,市內商店櫛比,臺南都會的規模由此奠定。惟鄭王英年早歿,子經繼起,設聖廟、創學校,銳意經營,民生利賴。

  至1683年,清朝平臺,在臺南設臺灣府,為全臺首府。1885年,臺灣建省,遂改臺灣府為臺南府,是為臺南得名的緣由。直至十九世紀末期,臺南一直是臺灣政治經濟文化的重心,由於這層歷史淵源,臺南市古跡名勝特別多,稱為文化古都,聞名全臺。

  日據時期,在中山路(昔稱大正町)及府前路道路兩側種植鳳凰木,平時林蔭大道,七月鳳凰花一片火紅,頗富南國風味。鳳凰樹是市內種植最普遍的路樹,臺南市因而被稱為鳳凰城。

  荷蘭時期 1624-1662

  荷蘭人佔領臺南,築熱蘭遮城(安平古堡),開闢普羅民遮街(民權路)第一條有計劃興建的歐式街道,後來成為臺南市街的重心,建普羅民遮城(赤崁樓)。

  明鄭時期 1662-1683

  鄭成功攻取普羅民遮城,改東都承天府治。攻取熱蘭遮城,改安平鎮。鄭成功逝世,世子鄭經即位,任陳永華為謀主,在他的規劃推動下興建臺灣第一座孔廟,設立學校,開啟了文化的先聲。興水利,課農桑,安撫原住民等等,種種施政,使臺灣逐漸成為漢人的樂土。

  清朝時期 1683-1895

  改明鄭的承天府為臺灣府,建四草炮臺,安平小炮臺,英商於安平設德記、和記洋行,億載金城炮臺完工,建赤嵌樓清式建築,臺灣府改臺南府。因滄海桑田的變遷,昔日波光粼粼的臺江海岸,因發生大風雨,大量河沙注入臺江,千里汪洋盡成海埔。幾經修復,仍無法挽救,優勢盡失。

  日據時期 1895-1945

  日軍進據臺南,臺南驛(臺南火車站)落成,洋行完全撤離安平。地方法院開始興建。臺南廳舍(臺南市政府)落成。臺南改制臺南市。臺南新運河開通。臺南驛改建竣工。日本人除了對思想的箝制外,對臺南市容也做了不少改頭換面的功夫。古都臺南就在日人手中,逐漸有了現代化都市的雛形。

  光復後 1945年以後

  定臺南市為省轄市。全市劃分為7個行政區,廢日式町名,改今街名。孔廟進行修復,規劃孔廟文化園區。300多年來所累積的傳統文化精華,使臺南成為無可取代的文化古都。臺南就在歷史文化余暉的映照下,重新蹣跚起步,展開各區復原的工作。

 
編輯:賀晨曦    
 
圖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