字號:
安平巡禮

  時間:2008-03-03 12:57    來源:華夏經緯     
 
    
    隨著臺江海岸的變遷與歷代政權的演替,安平,這個臺灣文化的發祥地從昔日通梁大道繁榮一時的商業大港,到今日蕭條沒落的小漁港。歷經300多年的歲月淘洗,仍散發著獨特的風味。
   
    走在迂迴曲折的巷弄中,倣若墜入時光隧道,早期的聚落、新舊雜陳的建築、居民的宗教信仰、海堤關防、殘垣斷壁、淤塞沉寂的運河……,依然斑斑可稽,蘊含著豐富的人文史跡與獨特的漁港風情。
   
形成市街

    安平位於臺南市西方5公里余,西臨臺灣海峽。昔日為臺江門戶,舊稱一鯤鯓,早在漢人入墾之前,原是西拉雅平埔族臺灣(大員)社聚居之處,相傳正是“臺灣”地名的肇始;明代漸有大陸沿海漁民到此捕魚營生。
   
    明天啟4年(1624年)荷蘭人入據安平,構築熱蘭遮城,以此為行政中心,作為遠東貿易的轉運站,將安平推向國際舞臺。是臺灣近代第一個具都市形態的城鎮,其中延平街為主要商業街,號稱“開臺第一街”。
   
    咸豐8年(1858年),中央簽訂天津條約,安平正式開埠通商,外國商人與傳教士紛遝而至,國外機關、商行、宣教所紛紛設立,安平商業活動邁向黃金時期,榮景維持數十年,直到日據後才漸趨沒落,今日僅存德記、東興二座舊構,供人憑吊。
   
宗教信仰

    安平居民以金門及泉州府屬移入者居多,清代商業中心區“市仔街”(即今延平街),周圍聚落形成六部社,由於居民多半以海維生,生活常于不測之中,每一部社都設有主廟,將原鄉所崇奉的觀音菩薩、媽祖、保生大帝、城隍爺及王爺等信仰帶到此地,形成三步一小廟、五步一大廟的景象,至今香火不絕;此外,早期由大陸漂至本島的王船,往往被迎回廟中供奉,成為本地一大特色,目前妙壽宮、雲濟宮、文朱殿都有奉祀。
   
鄉土風味


    安平漁獲容易取得,漁民出海前或入港後,喜歡來碗熱騰騰的點心,所以發展出不少風味獨具的小吃,安平的魚丸湯、蝦仁肉圓、蚵嗲、蝦卷、蚵仔煎、傳統豆花至今猶享盛名,其中周氏蝦卷、古堡蚵仔煎、安平豆花、天從伯魚丸湯、吳老太太的芋粿與蝦仁肉圓,每逢假日總是食客盈門,美味傳千里。
   
    安平風景區以安平古堡為中心,呈棋盤狀分佈,可為分週邊的古跡區與聚落古街巷弄的漫步二條路線。前者可以機車代步,由安北路沿途參觀德記洋行(臺灣開拓史料蠟像館)、安平外商貿易紀念館、安平小砲臺,再轉安平路途經天后宮、妙壽宮、觀音亭,最後行經安億橋進入安平舊港;後者可由安平古堡出發,向東走訪隱于延平街、效忠街、中興街、安北路等巷弄中的古井、百年老店、何氏古宅、海山館、化善堂、梳粧樓遺址,及昔日部社的信仰中心,一探數百年來安平人的生活脈絡。
   
    當年街坊佈局至今仍有脈絡可尋,延平街于1995年間拓寬後,街貌迥然改觀,現存永泰與蜜餞行、益生堂中藥行兩家百年老店,見證市坊的起落興衰;效忠街、中興街、安北路中曲折迂迴的巷弄、斑駁古樸的磚木建築、滿布漬痕的石墻、豐富多元的山墻與脊飾、門額屋脊上辟邪鎮煞的厭勝物、荒廢的水井、老榕古木歇腳的小角落……,處處耐人尋味。
   
    安平小炮臺
    安平小炮臺列屬三級古跡,為中英鴉片戰爭爆發後,臺灣道臺設置的海岸防衛之一,小炮臺與四草炮臺形成犄角,為府城對外重要的屏障。今貌包括綿延200多公尺的石堤與石炮臺,小炮臺以花崗石築成圓弧臺基,上有8座磚砌垛墻,墻面開有槍孔,周邊池水環繞,城池形勢完整。
   
    安平古井
    位於延平街入口,故稱延平街古井;相傳為荷據初期所鑿,古井水質清澈甘美,為附近居民主要用水;日治後期井水為自來水取代,有住戶以此孵育豆芽菜出售,鮮美質佳,“豆芽菜仔井”的稱號隨之傳開。俟後水井退居洗滌用途,終至荒廢。
   
    交通風向標:
    自臺南火車站前搭15路市公車,於安平古堡站下車即抵。

 

 

 
編輯:賀晨曦    
 
圖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