6月1日,王金平和馬英九在國民黨中常會上第一次短兵相接,但如果連戰尋求續任,王馬幾個月的準備只能落空
6月1日,距離國民黨開始黨主席選舉登記已經過去了差不多一週,領表的仍然只有一個:臺北市長“小馬哥”。當5月25日馬英九高調來到國民黨中央、繳納100萬元新台幣保證金並領取參選表格時,也許還沒有預料到自己會面臨這樣的尷尬:在一週之後,和另外一個至今仍然沒有領表、登記的對手同臺報告,並回答國民黨中常委的提問。
而國民黨主席連戰的遊移態度,令這場競爭更添變數。
王馬都得“一百分”
按照規劃,6月1日的國民黨中常會先由副主席王金平和馬英九兩人抽籤後決定報告順序,一人作參選政見專題報告30分鐘後,隨後限額20名中常委提問,每人3分鐘,最後王金平與馬英九綜合回答各10分鐘。
因為這是王馬流露參選意向以來首次正面交鋒,所以雙方也各自作了精心準備。據馬英九幕僚、“立委”賴士葆表示,對於國民黨未來的路線、定位與兩岸問題等重要議題,幕僚都曾經提供文字數據給馬英九參考。因此6月1日,馬英九的報告題為“國民黨的路線與發展方向”。
因為馬英九一直被指性格軟弱,去年也沒有參加國民黨“選舉無效之訴”的街頭運動,所以其兩岸政策一直深受懷疑。會前部分擁戴連戰的“立委”相信,胡錦濤和連戰的五點共識是否能夠被馬英九延續是連戰最在乎的問題。“立委”吳育升建言馬英九隻答“延續連戰路線”即可。6月1日上午,馬英九在自己的報告中表態“臺獨絕不是我們中國國民黨的選項”;臺灣不應“去中國化”,應勇敢承認文化與歷史根源。從目前的報告分析,馬英九在兩岸議題上基本延續了連戰的思路。
而王金平5月31日則列出了自己要講的5項議題:兩岸、黨産、縣市長輔選、如何處理民粹政府等,認為這5項“攸關國民黨生存發展”。王金平的報告名為“走對路,國民黨才有出路”。他表示贊同“連胡公報”,重申自己願意在“‘國家’需要、人民同意、‘立院’決議、對等原則”等四項前提條件成立下,以“國會”議長身分訪問中國大陸,針對海峽兩岸人民關心的兩岸議題,與大陸領導者磋商。
會後國民黨對這場報告給予了很高的評價,中常委盧秀燕更是給王馬兩位都打了“100分”。
連戰走向成為最大變數
“王馬之爭現在越來越不‘君子’了。”北京聯合大學臺灣研究院陳星説。
一向低調溫和的馬英九從表露有意參選黨主席的第一天起就高調出擊,不料卻把自己置於“不忠不孝”的地位。5月25日,當他充滿信心地走進國民黨中央黨部時,見到的卻是數十名民眾,舉著“擁連救國”等標語,跪下來請求“戰哥連任”。馬英九當場遭到“擁連護國”聯盟痛斥“你是民族罪人”。6月1日中常會時,也有民眾在國民黨一樓大廳高喊“懇請戰哥選黨主席”,唱歌、流淚高喊“連戰不要丟下我們”,希望連戰競選連任。
連戰自從大陸返臺後,民望急升,因此本來打算急流勇退的他,現在耳邊卻是一片“勸進”之聲。前臺北市市長黃大洲乾脆公開要求王馬二人乾脆通通別選了:“王‘院長’、馬市長你們還要選的話,老實講,民眾不會了解那麼多,在此時此刻對國民黨傷害有多大!”黃大洲表示,今年的縣市長、明年院轄市市長選舉、國民黨最近和大陸達成的共識,都需要連戰結合在野黨力量共同執行。而擁連民眾也表示王馬參選黨主席可能産生黨內分裂,一旦王馬分裂,國民黨2008奪回政權的機會減少,可能引發臺海衝突,因此希望連戰續任領導國民黨。
王馬之中,由於馬英九一直被指原則性較差,而王金平又和李登輝關係密切,因此外界大多擔心他們不能堅持連戰大陸行所確定的路線。陳水扁5月26日表示“寄希望於王馬”,並表示願意看到馬英九當選,令馬英九處境更加尷尬。5月27日,連戰核心幕僚終於證實,由於對王馬皆不放心,“連戰已在考慮參選續任”。6月1日,在聽了王馬二人的報告會後,連戰表示,國民黨的路線不會因人而異,陳水扁期望的“新局勢”不會出現。
陳星分析,雖然連戰一方面想延續自己的政治生命,一方面又想平息王馬之爭帶來的內部紛爭,但是鋻於國民黨世代交替的緊迫性,他不太可能再尋求續任。否則國民黨一是將延續“老人黨”的形象,二是也會影響到年底縣市長選舉乃至2008年“大選”的佈局。因此連戰比較可能選擇如馬英九提議的“名譽主席”這樣的折衷辦法。
而王馬開戰,即將帶給國民黨的變化至今仍然沒有定論。陳星表示,因為馬英九沒有自己的團隊和派系,而王金平向來以人脈著稱,因此王贏了還好説,馬贏了恐怕國民黨真的會有分裂的可能。
來源:國際先驅導報 作者:李曄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