台灣網3月15日消息 據港媒報道,國民黨主席選舉,攸關這個百年老店能否轉型新生,王、馬兩強表態競逐,不但對國民黨遲鈍的龐大身軀有刺激作用,也迫使國民黨終於要面對一直回避不談的路線辯論。
據臺灣媒體報道,接下來兩個月,將是國民黨黨員乃至全體民眾檢視國民黨,能不能改造殘留的威權基因,轉型為多元民主政黨的良機。對已經實質起跑選舉的王、馬兩人而言,有三大考驗與關卡,將是誰能勝出的關鍵檢視點。
第一,國民黨的改革工程,能提出具理念、有願景的具體方案,説服黨員支援者,將是最後贏家。從大的“國家”定位,政黨路線,到國民黨要走的方向是“菁英政黨”或“全民政黨”,王馬可以透過論述呈現理念,甚至一對一辯論,來做為黨員決定的參考。
第二,黨産的處理,能否擬出足以兼顧去除黨産包袱、又能保障黨工權益的方案,更是下任黨魁的最艱巨考驗。一來,處理黨産要響應社會期待,大刀闊斧整頓龐大黨産,還要能有足夠資金處理離退黨工;二來要能與民進黨當局打交道,讓部分黨産處理順利進行,處處都荊棘滿布,考驗王馬的智慧。
第三,政黨合作乃至於泛藍統合,更是藍軍二○○八能否重回政權希望之所繫,新的國民黨主席必須妥善處理與親民黨、新黨的關係。王、馬如果能證明自己比對方更有能力做好這一些,對許多猶豫未決的國民黨員,將會有臨門一腳的決定作用,這也是王馬展現恢弘領袖格局的重要指針。
王馬相爭還有另一層意義,即在於國民黨的權力結構將大幅轉變,過去長年“家父長制”的領導模式,連戰五年任期下來已逐漸質變,經過這次黨主席選舉後,可能因贏家與輸家實力接近,再無“贏者全拿”的黨內運作空間,國民黨極可能走向“集體領導”的轉型期。
王馬誰能通過考驗,尚在未定之天,但兩人互尊互重,選前均矢言絕不分裂,可視為一個好的開始。國民黨能否安然度過此波人事新陳代謝、權力結構重組,政黨競爭力是成長還是衰退,不僅與王馬兩人的政治前途緊緊相依,也可視為臺灣政治史上的一次重大轉折。(瀟凝)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