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近日,“公投立法”在島內鬧得沸沸颺颺,由於事涉“統獨”議題而觸動了各方敏感的神經。最終通過的“公投法”雖然含混而又四不像,但由於回避了進行“國號、國旗、國歌和領土變更”等極端明確的“臺獨”條款,而使一觸即發的兩岸緊張局勢暫時拆除了“爆炸”的引信。不過這次國親兩黨在進行表決時,不設底線的策略運作,的確把陳水扁和民進黨逼迫到了墻角,陳水扁當局被弄得裏外都不是人。
搞“臺獨”是陳水扁當局的本質,不過他們也有極強的投機性和軟弱性。陳水扁上臺後雖一再以欺騙性的“四不一沒有”暗渡陳倉“漸進式臺獨”,但迫於臺海兩岸實力對比的懸殊,他也不敢明目張膽地進行“明獨”路線,只能小鼻子小眼地在暗中做一些自己“暗爽”的勾當。這就是其為何在提出“一邊一國論”、“公投立法的急迫性和緊迫性”後,急忙多次派“大員”跑到其“主子”那裏去解釋,又要民進黨對“極獨”的蔡同榮版本的“公投法”進行壓制的原因。
但今年以來,國親合、連宋配給陳水扁的選情造成極大的壓力,施政的無能使陳水扁的執政優勢無法體現,因此,他試圖以“公投”、“制憲”等議題轉移自己的弱點,用擅長的激發民粹的手段,激化“統獨”矛盾、刺激族群情結,達到操控選舉議題的目的。在此期間,陳水扁當局採取了一系列的欺騙手段,他對美國稱“四不一沒有”、對中間選民説“制憲”是為了推動“民主化”、對極獨勢力説要“建立正常、完整而偉大的國家。這些手段是陳水扁和民進黨的“看家本領”,用起來得心應手,陳水扁轉移選舉議題的策略見效,一時間是否支援“公投”、“制憲”成為衡量“愛臺與賣臺”、“改革與守舊”的標準,加之陳水扁近日過境美國的效應在島內發酵,其支援度迅速逼近並一度小幅超出連宋。
長期以來,國親兩黨意識到“公投”對兩岸關係的敏感,而一直是擔任阻擋者、“安全閥”的角色,美國也通過各種渠道,希望國親繼續起到這樣的作用。但近日,美方在陳水扁過境時,對其種種越線行為,不僅不加阻攔,甚至還給予一定程度的鼓勵,從而使國親兩黨有受騙的感覺。因此,決定拆除在“公投立法”上的“安全閥”,將陳水扁直接推上“火線”。
由此,陳水扁立刻遭到來自中國大陸和美國的雙重火力夾擊,陳水扁當局頓感吃不消。他一方面要求民進黨提案撤回蔡同榮版“公投法”,要求蔡“有所節制”;另一方面讓蔡英文遊説“立法院”各派勢力不要讓有“統獨”公投的字眼“入法”。而國親兩黨卻在“立法院”表決中兩次讓陳水扁和民進黨的“無膽” “臺獨”現形,民進黨要求撤回蔡同榮版“公投法”議案被否決,陳水扁和民進黨的臨陣脫逃,勢必無法向其基本票源交代。
這正像網路上的一則順口溜所説的“臺灣人説他想臺獨,全中國人民都笑了”。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