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頁-專題-臺灣-公投制憲將臺灣引向何方?-兩岸輿情
兩岸輿情


 

大公報:走向“臺獨”的危險之舉
 
 
  來源:      日期:2003-12-04 15:51

    臺灣「立法院」昨晚通過「公民投票法」,其內容以國民黨和親民黨提出的修正條文為主體,排除了涉及「國歌、國旗、國號及領土變更」的條款,令人松了一口氣,但其中所謂的「防禦性公投」條款,內中埋下了「臺獨公投」的伏筆,令人擔憂。無論如何,「公投法」的通過並且根據該法「總統」大選日可一併舉行「公投」,此惡例一開,將為「臺獨公投」闖關鋪路,這是極其危險的一步。

  臺「立法院」最終否決了不設限「公投法」,排除了「統獨公投」條款,從某種程度上反映了祖國大陸方面近來對島內猖獗的「臺獨」活動及「公投」問題發表的嚴正立場和嚴重警告對陳水扁和「臺獨」勢力起到了震懾和阻嚇作用,對頭腦發昏的在野黨起到了敲打和清醒的作用,使他們認識到不設限「公投法」通過後,他們必須承擔由此而産生的嚴重後果。大陸方面對「臺獨」勢力的挑釁行動將作出「強烈反應」的警告,決不是説説而已。

  昨日臺「立法院」上演「公投」鬧劇,但島內股市大跌、新台幣劇貶,反映了臺灣民眾和外資憂慮「公投」令臺海局勢更趨緊張。這是市場對熱衷搞「公投」的政客發出的警訊。

  日前北京有關官員針對島內「公投立法」、「公投制憲」急劇升溫,向陳水扁和「臺獨」勢力發出了強烈而清晰的資訊,警告臺如通過不設限「公投法」,大陸方面毫無疑問會作出強烈反應。對此臺朝野一些人聲稱這是大陸干涉臺內部事務、干預臺政治立法進程。問題是,臺民進黨及在野黨近來一直鼓吹推動包括「統獨問題」在內的「公投法」,早已超出了「島內事務」的範疇。它涉及中國的主權和領土完整,事關國家統一大業,關係到中華民族根本利益和十三億中國人民的切身利益。大陸官方和民間揭露「公投立法」的「臺獨」實質並宣示嚴正立場是理所當然的。所謂「干涉臺政治立法」又從何談起?

  今年以來,隨著島內朝野選情呈相持之勢和不斷激化,陳水扁及「臺獨」勢力為拚選舉,將「公投立法」,「公投制憲」等作為選舉議題大肆炒作。而在野的國民黨和親民黨為拉抬選情,企圖以毒(公投)攻「獨」,公然在「公投」問題上全面棄守原有立場,與「臺獨」勢力同流合污,甚至一度提出了不設任何限制的「公投」版本,與臺當局比並誰更「臺獨」。在野黨這種政治上的短視行為,究竟能否提升選情令人質疑;但卻實實在在地助長了陳水扁的「臺獨」氣焰。正如臺灣一學者所指出的,民進黨及國親聯盟「共同把臺灣帶入『公投臺獨』的危險之路」。

  昨晚「公投法」通過後,國親兩黨發表説帖表明其反對「臺獨公投」的立場,但是它們近來為拚選舉而不擇手段、不負責任、不顧道義和不講誠信的言行,仍然應該受到抨擊。

  臺「立法院」「公投」鬧劇已經收場,但是正直的人們再一次看透了島內主要政黨將二千三百萬台灣民眾的生命和利益當作政治賭注,在「臺獨」問題上「政治飚車」的醜態。

  昨日通過的「公投法」,由於排除了「統獨公投」條款,大陸方面的反應相信不會十分強烈,令近來高度緊張的臺灣局勢暫時緩解,關注臺灣局勢的人們終於可以松一口氣。但是「公投法」中包含的臺當局提出的「防禦性公投」中關於在臺灣「遭受外力威脅,致國家主權有改變之虞」,「總統」可立即發動「公投」的條文,亦可被「臺獨」勢力利用來進行「統獨公投」,應引起兩岸有關方面的充分關注。
 
編輯: system       查看/發表評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