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陳水扁是個好戰之徒
早就有人説過,陳水扁當局是個好戰的集團,這在他們的言行兩方面暴露無遺。
■好戰言論頻出
首先是他們的話越説越瘋狂。陳水扁是2000年5月20日上臺,1個月後就公然不承認兩岸已達成的“九二共識”,否認一個中國原則,使兩岸關係驟然緊張。2001年6月,他在“閱兵式”上又搞出什麼“決戰境外”的戰略狂想,宣稱要對大陸實施“精準縱深打擊”。2002年7月,他有意激化兩岸關係,説什麼“臺灣要走自己的路”、“走臺獨之路”;説完這話還不到1個月,他又拋出“一邊一國論”,聲稱“有必要考慮以公民投票決定臺灣的未來”……2003年下半年,陳水扁言論的挑畔性急速升格。2003年9月底,他又急著要“催生臺灣新憲法”;11月11日聲稱要通過“公民投票”來決定“憲法”……專家指出,陳水扁已經拋出“臺灣獨立”的時間表。儘管他知道,對大陸來説,“臺獨時間表”等同於“宣戰時間表”,但他還是把它提了出來。很顯然,陳水扁不在乎臺海爆發戰爭。他的親信們也使勁起鬨。呂秀蓮多次宣稱:“臺灣人不是中國人,臺灣一定要走向獨立,大陸不會也不敢打臺灣。”臺“國防部長”湯曜明不久前揚言:“不一定要等對方先動手,不排除先對大陸目標進行攻擊。”一些“臺獨”將領也叫囂對大陸發動“癱瘓戰”、“點穴戰”,甚至説要轟炸三峽大壩。日前,臺“國防部副部長”陳肇敏甚至狂妄叫囂,臺灣準備以損失12.8萬人的代價同大陸拼到底。
■行動越發膽大
其次是他們的行動越來越大膽。民進黨打贏2001年12月的“立委”選戰之後,陳水扁立即進行人員大換血,使行政、軍事系統本土化;臺灣黨、政、軍、特務系統悉數落入陳水扁親信手中。這些人多數跟陳水扁一樣,是好戰分子。在軍事上,臺軍在“2002年度國防報告書”中,列入了“決戰境外”和“預防戰爭”的內容,並在2003年4月開始的“漢光19號”演習中演練攻擊作戰、滲透作戰。今年以來,臺軍共進行了100多次軍事演習,其中“重大演習"就有33次。與此同時,臺軍加強了靠近大陸的金門、馬祖和烏丘的兵力部署,不斷向那裏部署導彈等武器裝備。專家指出,2003年成了陳水扁當局的“備戰年”。
陳水扁所謂四大資本
陳水扁當局的好戰言行,不僅激起祖國大陸的強烈反對,島內工商界、輿論界和愛好和平的廣大民眾也是一片譴責聲。然而,陳水扁還是要進一步加快分裂的步伐,頻頻恫嚇臺灣媒體及民眾“必須跟上”他的步子。人們不禁要問:陳水扁當局為何如此好戰?分析人士指出,陳水扁自以為有了同大陸對抗的資本。
■所謂軍事
第一,他自以為有了抗衡大陸的軍事資本。陳水扁之所以這麼想,第一個根據是臺軍已擁有大批先進武器,並已獲得美國8艘潛艇、12架P-3C反潛巡邏機、4艘“基德”級戰艦等的銷售證可證,還將從美國得到200枚“愛國者”二型導彈。目前,陳水扁當局手裏有400多架F-16、“幻影”2000等新式戰機,100多架武裝直升機,20多艘先進戰艦,2000多枚各型導彈等。他們誤以為,有了這些軍火,他們搞分裂,大陸不敢也無力攻打臺灣。陳水扁的第二個根據是,他覺得臺軍已完全聽命于他了。陳水扁一上臺,就開始為臺軍“洗腦”。只要一有閒工夫,他就往軍隊底層跑,宣傳“臺獨”理念;每到一處,他都許願改善官兵的待遇……他炫耀説,迄今為止,臺軍基層部隊,“不管多高多遠”,他都至少“巡視”過一次。他以為,這麼一來,所有臺軍官兵都是他的“哥們兒”了,他鬧“臺獨”有靠山了。陳水扁的第三個根據是,臺軍已有“成熟”的作戰計劃。今年10月,臺“國防部”向“立法院”送交了一份“五年兵力整建計劃”,明言要發展能攻擊大陸的巡航導彈、中遠端地對地導彈等遠距離攻擊性武器。日前,臺軍“毒蝎計劃”曝光:臺軍依靠海空兵力、特種部隊,將打擊目標直指廣州、深圳、香港、北京、上海、天津等10座大城市;大陸的指揮中心、導彈陣地、雷達、機場等也是他們重點攻擊的對象。陳水扁當局甚至連“戰時動員計劃”也已備好。
11月4日,陳肇敏稱,一旦臺海爆發戰爭,臺灣45歲以下、退伍8年之內的軍人都將被徵召。總之,陳水扁當局以為,他們手握先進武器和“高明”的作戰計劃,加上“哥們兒”肯幫忙,在軍事上,“臺灣同大陸有一拼”。
■所謂權力
第二,陳水扁當局自以為在島內已沒有制約力量,政治資本“夠用了”。民進黨在2001年12月“立委”選舉中成為臺灣第一大黨。加上李登輝的“臺灣團結聯盟”組成的“泛綠軍”實力超過由國民黨、親民黨和新黨組成的“泛藍軍”。特別是近期,當國民黨、親民黨突然改變反對“統獨公投”、“制憲公投”的立場後,陳水扁當局更加以為,在島內,他們是“老子天下第一”了。
■所謂財力
第三,陳水扁自以為有錢,有了經濟資本。據報道,2003年,臺灣島內生産總值約為10萬億元新台幣。一名“臺獨”將領曾説,這個“巨大”的數字將使“臺灣軍隊的後勁超過大陸軍隊”。
■所謂民眾
第四,陳水扁自以為他們已經取得民眾的支援,有了社會資本。陳水扁當局的依據是,最近民意調查顯示,他們在支援率上壓住了國民黨和親民黨。他的一個手下曾狂妄地説,只要有老百姓的支援,“我們就不怕戰爭”。
陳水扁定將慘敗
不少海外媒體分析説,“臺獨”分子陳水扁是個十足的機會主義者,為達到“臺獨”目的,不惜冒險。臺灣一些有識之士説,臺當局現在“頭腦發熱,已經徹底發昏了”,但陳水扁“可仰仗的資本”根本就靠不住,他好戰的結果只能是“輸得一絲不挂”。
■臺灣民眾反對臺獨
在臺灣島內,目前的形勢並不意味著陳水扁當局可以為所欲為。從民意上看,陳水扁確實贏得了一些支援,但稍加分析就可看出,這種支援並不牢靠。他把人權、民主與其分裂政策攪在一起,以所謂“臺灣前途由臺灣民眾投票決定”、“制憲公投”等手段來推動“臺獨”。此招的陰損之處在於,誰反對“臺獨”,誰就會背上反對民主、人權的罵名。另外,幾年來,陳水扁一直向臺灣民眾灌輸“大陸不敢對臺用兵”、“支援民進黨沒有危險”等,使許多臺灣百姓誤以為戰爭無論如何都不會發生。因此,他在民意上的“勝利”是靠詐騙得來的。正如一位臺灣老人所説:“陳水扁的那一套,臺灣很多人都十分反感,只是他現在當權,整天在嚷嚷而已。”但他能蒙一時不能蒙一世,一旦臺灣爆發戰爭,陳水扁當局的陰謀敗露,臺灣民眾還會支援他嗎?9月7日,臺灣數萬群眾自發走上街頭,群情激昂地高呼“反‘臺獨’、救臺灣”,“‘臺獨’正名、自尋死路”等口號,表達反對“臺獨”、反對“臺灣正名運動”、渴望和平的心聲。從軍事上看,儘管陳水扁當局對臺軍進行全面“洗腦”,強迫軍人效忠自己,但臺灣目前的“憲法”明確規定,臺灣與祖國大陸是一個國家,破壞國家統一和領土完整屬於叛亂行為。陳水扁上臺以來,已有眾多將領公開表示,他們不願為“臺灣獨立”而戰,不願為“臺灣獨立”而流血、喪命,保護“臺獨”不在他們的職責範圍之內。他們質問:“到底是‘憲法’大,還是陳水扁大?”
■兩岸實力無可對比
從兩岸實力對比上看,陳水扁當局必敗無疑。解放軍戰機是臺灣的好多倍,先進戰機也多於臺軍;解放軍的主戰艦艇至少比臺軍多出幾倍,潛艇比臺軍多得多;解放軍武裝直升機、戰術地對地導彈等的數量都比臺軍多;解放軍擁有中遠端地對導彈、核攻擊潛艇、戰略轟炸機等,臺軍在這方面目前是零,未來10年之內也難有突破。何況臺灣地域狹小,軍事目標集中、兵力分散,在猛烈、癱瘓性打擊下,臺灣軍隊很快就會喪失抵抗力。而且臺灣島孤懸海面,交通嚴重依賴海運與空運,臺灣經濟也嚴重依賴海外市場,一旦臺海戰爭爆發,島內連正常生活都難以為繼,還談何“持久堅守”?軍事專家指出,戰爭靠的是實力。同臺軍相比,解放軍擁有絕對優勢,一旦爆發戰爭,陳水扁當局的各種作戰計劃和買來的大批武器裝備都不值一提。更重要的是,打贏一場戰爭還得看經濟實力。大陸年産值超過臺灣4倍;若按購買力平價計算,大陸經濟實力至少超過臺灣10倍。力量對比如此,大陸無論採取定點打擊、攻佔外島,還是軍事封鎖、全面搶灘登陸等,臺軍都無法阻擋。專家同時指出,一旦陳水扁當局公然宣佈“臺灣獨立”,13億中國人將不惜一切代價消滅“臺獨”分子,哪怕造成重大傷亡,國家經濟建設拖後10年,國際反華勢力抵制2008年奧運會也在所不惜。(轉載自《環球時報》)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