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頁-專題-臺灣-公投制憲將臺灣引向何方?-兩岸輿情
兩岸輿情


 

香港商報社評:臺海戰爭明年三月爆發?
 
 
  來源:      日期:2003-12-04 15:41

 
  人民網香港12月1日電 今天的《香港商報》發表題為《臺海戰爭明年三月爆發?》的社評。

  社評説,臺灣通過的所謂“公投法”,雖然在表面上排除了“統獨條款”,但事實上並未能排除“臺獨公投”。果然不出所料,“公投法”剛剛通過,陳水扁就表示,他將啟動“公投法”第十七條的所謂“防禦性條款”,在明年 3月20日大選當天同步舉行臺灣歷史上第一次公投。該條款規定,“當國家遭受外力威脅,致國家主權有改變之虞,總統得經‘行政院’院會的決議,就攸關國家安全事項,交付公民投票”。

  民進黨和臺聯黨原本要對“公投法”國親版本進行糾纏,現在已傾向放棄覆議要求,轉而在舉行“防禦性公投”上面孤注一擲。臺聯黨擬向陳水扁建議,以“臺灣正名”及“制憲”作為這次公投的議題。民進黨目前尚未提出具體的公投議題,但他們通過公投達致宣示“臺灣獨立”的目的是十分明顯的。為了不給人以單方面改變臺海現狀的印象,陳水扁很可能根據民進黨“臺灣前途決議文”的基點,在“臺灣是主權獨立的國家”這個命題上打主意。倘如此,這次公投與宣佈“臺灣獨立”就已沒有什麼分別了。

  國親兩黨原以為打掉蔡同榮版本,便可排除“‘臺獨’公投”,在審議行政院版本的“防禦性公投條款”時,國親兩黨放棄了黨內的整合,致使所謂“防禦性公投條款”過關,是不負責任的。現在看,民進黨在這次“公投大戰”中使用的是“聲東擊西”的奸計,他們拋出蔡同榮版是“明修棧道”,吸引了國親的全部注意力,結果讓“防禦性公投條款”得以“暗渡陳倉”,難怪臺聯黨嘲笑“國民黨誤判情勢”。

  社評指出,直到現在,國親兩黨對陳水扁利用“防禦性公投”搞“臺獨”的危險性似乎仍然估計不足,他們的一些核心人士認為,法律上雖然給了陳水扁發動“防禦性公投”的權力,但行使時還是有實質條件及程式規定必須遵守。國親人士説的實質條件是“臺灣遭遇外力威脅”,而陳水扁則説,“臺灣遭遇外力威脅是現在進行式。中國以四百枚飛彈瞄準臺灣,北京當局又不斷恫嚇,這當然是處於武力威脅的處境,也就適用防禦性公投”;國親人士説的程式規定,一是“要經‘行政院’會通過”,二是公投議題“仍須經過公投審議委員會審議”;殊不知,“行政院”是陳水扁的“行政院”,“防禦性公投”的議題是否需經過公投審議委員會審議,在目前通過的“公投法”中是屬於模糊地帶,民進黨説根本不需要。在這種狀況之下,“在野”黨想阻止陳水扁利用“防禦性公投”搞“臺獨”,難度就更大了。

  社評最後説,陳水扁一意孤行,已經不僅僅是出於“選舉考量”,而是以犧牲臺灣人民的性命來實現他的“臺灣獨立”夢想。大陸國臺辦在臺灣通過“公投法”後強調,“我們對這個問題的態度是十分明確的”。“‘臺獨’公投”即是“臺獨”分子向13億中國人民宣戰,假如臺灣在明年3 月20日真的以“臺灣是主權獨立國家”作為公投議題,兩岸之間的戰爭也就無法避免了。(吳酩)
 
編輯: system       查看/發表評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