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頁-專題-臺灣-公投制憲將臺灣引向何方?-兩岸輿情
兩岸輿情


 

專家:臺當局“制憲”意在割斷海峽兩岸“臍帶”
 
 
  來源:      日期:2003-11-28 08:52

    中新社北京十一月二十七日電 正當“公投”問題激起兩岸關係的再度緊張,臺灣當局欲制定“新憲法”的主張也受到多方關注。大陸臺灣問題專家、海峽兩岸關係研究中心特邀研究員李家泉在接受本社記者專訪時指出,所謂“制憲”是要在法理上將臺灣變成獨立主體,將使臺灣與祖國大陸的“臍帶”完全割斷。

  “二00六年制定,二00七年完成,二00八年實施‘新憲法’”,臺灣當局領導人已經設計了“制憲”時間表。李家泉表示,陳水扁最近對美國以及輿論界表示,其底線是“四不一沒有”,所謂“公投制憲”不會涉及統與“獨”的問題,其目的是讓美國放心,“但我認為這是一種欺騙!”

  李家泉解釋,陳水扁以前就表示説臺灣是一個主權獨立的國家,提出“一邊一國”,此次“制憲”也必定涉及有關主權問題。他這實際上是要將主權問題法理化,實質是“臺獨”。

  “現在的‘中華民國憲法’第四款描述説‘中華民國版圖涵蓋中國大陸’,這樣兩岸還具有進行對話和談判的基礎。”他説,不管陳水扁是否明確表示將修改這一內容,但因為他宣稱臺灣是主權獨立的國家,“制憲”肯定將會廢除這一點,這就是從法理上將臺灣變成獨立的主體,把臺灣與祖國大陸的“臍帶”完全割斷。即使不叫“臺灣共和國”,也僅僅是保留“中華民國”的外殼,但內容全變了。

  李家泉認為,“制憲”與“漸進式臺獨”有密切的聯繫。他説,陳水扁與李登輝搞“臺獨”的方式不同,在於前者搞“漸進式臺獨”,後者搞的是“急進式臺獨”。“漸進式臺獨”的特點就是由小到大、由少到多、由內到外、由量到質,蠶食漸進,美國人講“像切香腸一樣”。

  他説,陳水扁的“漸進式臺獨”實際上是讓臺灣老百姓不知不覺地走向“臺獨”。現在他搞“制憲”,“憲法”的內涵都改變了,實際上就是“臺獨”步驟都完成了,只是不改“國號”。

  對於有些人認為陳水扁目前的“公投制憲”説僅僅是一種“選舉”策略,李家泉表示不能完全認同。他説,現在陳水扁麻痹別人説這是“選舉”語言,是造勢行為,並不是真做,這種可能性是有的,可能是為了選舉與選票的考慮。但同時他也是試探,看大陸如何反應。“陳水扁並不是一下子就碰‘底線’,而是摸著石頭向前走。一旦認為有機可乘,也可能馬上甩開包裝而露出真顏。大陸不可不防。”

  李家泉承認陳水扁近期的言行的確對臺灣領導人明年“選舉”産生了作用。他説,陳水扁現在為選舉打三張牌:“一邊一國”、“公投”和“制憲”。這三張牌已經在臺灣民眾中引起了新一波刺激。有些人可能不了解真相,不了解實質情況,反而感覺有新意。以往有關臺灣“選戰”的民意測驗都顯示藍營領先,而現在扁的支援率在上升,有的民調顯示扁的支援率已經超過連宋,可以看出這種做法的確産生了效果。

  李家泉同時説,如果陳水扁真的按照所謂“制憲”的道路走下去,那必然是一種自我孤立的行為,因為中國政府和平統一祖國的方針是得到全世界各國政府和人民的讚賞和支援的。他特別提到,某些“臺獨”分子想利用中國舉辦二00八年奧運會的時機搞“臺獨”,認為這個時期祖國大陸不便干預,也顧不上干預。“然而這完全是一廂情願。若某些人真的這樣做,敢冒天下之大不韙,那將成為世界性的‘最大麻煩製造者’,也將會給中國大陸提供一個徹底解決臺灣問題的大好機會。”
 
編輯: system       查看/發表評論